游客
题文

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材料一 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人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引自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材料二 蒸汽机教我们把热变成机械运动,而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新道路。
——引自恩格斯《致爱•伯恩施坦》
材料三 因为在最先使用机器的地方,机器就把大批手工工人抛到街头上去。
——引自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
请回答:
(1)材料一涉及的史实称作什么?“震撼旧世界基础”引起了社会结构哪一重大变革?
(2)写出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上半期把热变成机械运动做出重要贡献的发明家。(至少写出2个发明家)
(3)大批手工业工人被“抛到街头上去”后,又到了何处成为了什么人?
(4)分析以上三则材料,用一句话归纳科技的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迭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选辑》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余"是谁?
(2)"余"四十年来为中国的自由平等进行了怎样的努力?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商君"是谁?
(2)"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和"决裂阡陌"各指什么?
(3)"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2分)其作用是什么?

全球化是客观事实。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从1500年前后开始……第二次从19世纪初到一战前……。请写出第一次浪潮开始的史实依据;以交通工具为例,举出推动第二次浪潮形成的两个重大发明。
(2)阅读下列关于第三次浪潮的材料: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卡斯特罗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据材料,指出第三次浪潮形成的根本动力、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3)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比重从4.3%提高到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
请回答: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我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据材料,指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危机的突出表现是什么?日本民族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面对危机,俄、日都采取了回应措施。阅读下列选自《全球通史》的材料:

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到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①材料一说的是哪个"法令"?为什么说它的实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②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举出"日本新领导人"在经济、社会生活上学习西方文明的举措(各一例);简述这些举措在解决民族危机方面的重大作用是什么?
③上述措施表明了俄国和日本解决危机的共同方式是什么?
(3)20世纪40年代初,中、美、苏等国共同面对的危机是什么?为了应对危机,1942年这些国家采取了哪一联合行动?有何影响?
(4)近年来,希腊债务危机成为世界关注焦点。你认为上述各国应对危机的方式,对解决希腊危机有何借鉴意义?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
"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
请回答: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简述"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措施。
(2)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请回答:"此事"指什么?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
(3)《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年)》规定:
"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请回答:在新文化运动中,谁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提出什么主张?结合"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纺对近代教育的作用。
(4)综合上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历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