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16—18题:图中③所表示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A.采掘工业 |
B.钢铁工业 |
C.电视机装配工业 |
D.制糖工业 |
工业生产活动中,最可能有地域性特点的是哪一类工业: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由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发展变化,③的位置移向⑤处,其原因最可能是:
A.信息通信网络越来越通达 |
B.该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 |
C.政府的影响力加强 |
D.工业污染严重,被迫搬迁 |
下表是四种农作物的产销资料。假如某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和甘蔗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给某一个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据此回答。
作物 项目 |
花卉 |
蔬菜 |
稻米 |
甘蔗 |
市场价格(元/kg) |
5 |
3 |
2 |
1 |
生产成本(元/kg) |
2.5 |
2 |
0.8 |
0.4 |
运费率(元/kg·km) |
0.5 |
0.3 |
0.01 |
0.01 |
单位面积产量(kg) |
20 |
15 |
4 |
10 |
该地可能是我国的
A.三江平原 | B.华北平原 | C.太湖平原 | D.珠江三角洲 |
从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 km,则从经济效益看,最适宜种植的两种农作物是
A.水稻、甘蔗 | B.花卉、蔬菜 | C.花卉、甘蔗 | D.蔬菜、甘蔗 |
被誉为“中华之最”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每年利用陆、海、空和网上通道,将市内外的30多亿千克蔬菜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和10多个国家,成为全国最大的“菜篮子”;寿光创建的冬暖式蔬菜大棚传遍大江南北,掀起了全国蔬菜史上的“白色革命”浪潮。根据以上相关材料,回答。近几年,寿光冬暖式温室大棚蔬菜的出现基本上改变了“南菜北运”的传统农业经济格局,甚至出现了“寿菜南运”的局面,你认为左右这种格局变迁的因素是
A.交通运输不方便 | B.价格因素 |
C.消费者习惯的变化 | D.气候变化 |
“温室大棚”能够反季节种植蔬菜,主要是通过改变以下哪一种因素而实现的
A.热量 | B.光照 | C.水分 | D.土壤 |
原籍寿光现定居济南的小刘在春节回家探亲时发现,济南的蔬菜价格要比寿光的蔬菜价格低,而且周围各地市所产的适宜长距离运输的蔬菜,大都运往寿光进行销售,从而形成了一种“倒灌”的现状,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 | B.价格 |
C.人们的行为习惯 | D.现在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良降低了运费 |
关于城市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军事、宗教等因素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在增强 |
B.自有城市以来,科技和旅游一直是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 |
C.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因素是影响城市区位的永久性因素 |
D.政治、交通因素始终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 |
城市合理规划的最主要目的是
A.为保证城市居住更加方便 | B.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
C.为节省城市建设的投资 | D.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 |
某城市计划建设一个化工厂,图中四种布局方案较合理的一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