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因缺乏考证.有时存在违背史实的错误。下列片段或场景不符合史实的是 ( )
| A.岳飞说:“身为南宋子民,定当以抗金报国为己任。” |
| B.汉武帝对卫青说:“此番出兵匈奴,责任重大,愿大胜而归。” |
| C.顾闳中在画《韩熙载夜宴阁》 |
| D.隋场帝乘龙舟沿大运河巡游 |
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表明当时我国( )
| A.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 | B.明确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 C.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 D.强化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
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
| A.中外合资 | B.承包经济(承包责任制) | C.私有化 | D.公私合营 |
根据蔡增基《中国航运》记载:“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 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 |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000箱左右。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理解是( )
| A.甲午战争完全瓦解了国内自然经济 | B.国民党政府颁布实业法令保护商品市场 |
| C.倡导国货、振兴实业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增加了经贸总量 |
1898年9月2 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