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0年6月27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同心协力 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指出,要深刻认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的严重性和复杂性,继续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精神,推动二十国集团机制化建设,加快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促进建设开放自由的全球贸易体制,本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坚持以对话协商妥善处理贸易摩擦。
材料二:商务部数据显示,2010年1至5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累计389.21亿美元,同比增长14.31%。同时我国到境外投资办厂也比上一年同比增长工15.2%。
结合材料回答:新形势下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4年经济工作定下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会议强调,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国内生产总值,要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强调,我们要关注GDP背后的民生。
根据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蕴含的哲学道理并说明怎样才能实现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中心,城市的兴起是人类告别蛮荒的标志。早期的城市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农业城市,自然和谐,但城市功能简单;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片面强调城市的经济功能和集聚功能,城市变成了工业城市;“先发展,后污染”的模式致使城市在不断发展和膨胀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诸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贫富差距等各种 “城市病”的挑战。人们发现,城市远非“理想国”。在人类转向生态文明的新阶段,如何更新理念,应对矛盾,彰显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这一城市本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面对“城市病”的新课题,上海世博会提出了全新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传递着低碳、环保、和谐的共同追求,升华了城市发展理念。
结合城市发展理念的变迁,说明人类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7.5%。这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近十年来首次低于8%。从“保8”到提出“7.5",小小一个数字的变动,蕴含了众多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欧债危机依然没有根本化解,我们国内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诸多矛盾和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审慎确定的一个合理的增长目标,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更加理性、更加注重社会均衡发展的原则,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结合材料,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说明当前我国政府主动调低经济增速的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承继以往“三农”政策的基础上,把科技定位于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提出农业科技创新方向上要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重要位置;要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提升农技推广能力,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结合材料,说明“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部署是如何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
材料一 文化因传播而精彩。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李安等中国导演依托3D等现代技术,通过电影,将旗袍、马褂、灯笼这些传统的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的儒雅、飘逸带给世界;近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的国际平台;……历经了千百年的艰难开拓,中华文化香飘海外;汇聚了方方面面的努力,成就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辉煌。
材料二为解决道路拥堵问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开展文化工作视察和调研活动,听取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2013年9月28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副市长陈刚代表市政府所作的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标本兼治缓解交通拥堵”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和市人大城建环保委的意见建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交通保护和促进条例》;同时还强调,根据中央精神和北京市政府要求,各区县政府必须加强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辅助管理、协助维护交通秩序作用。
(1)材料一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哪些道理?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 “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