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下列措施中必要的或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下列措施前的序号)
A.为了便于计时观察,单摆的摆角应尽量大些
B.摆线长应远远大于摆球直径
C.摆球应选择密度较大的实心金属小球
D.用停表测量周期时,应测量单摆20~30次全振动的时间,然后计算周期,而不能把只测一次全振动时间当作周期
E.将摆球和摆线平放在桌面上,拉直后用米尺测出摆球球心到摆线某点O间的长度作为摆长,然后将O点作为悬点
(2)测摆球时测量结果如图所示,摆球直径为__________cm
(3)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提前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题中左图所示的装置。
(1)实验中,长木板不是直接放在水平实验台上,而是把后端略微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加速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在保持拉力F=5N不变时,某同学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图线如右图。但该同学未标注横坐标所对应的量及其单位,请你将它补上,该量应是__________。由该图线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干电池E(电动势约为1.5V,内阻小于1.0Ω)
B.电流表A1(满偏电流3mA,内阻r1=10Ω)
C.电流表A2(0~0.6A,内阻0.1Ω)
D.滑线变阻器R1(0~20Ω,10A)
E.滑线变阻器R2(0~100Ω,10A)
F.定值电阻R3(990Ω)
G.开关和导线若干
(1)为方便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其中应选用的滑线变阻器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利用本题提供的器材所设计的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图.
(3)如图为某一同学根据他所设计的实验给出的I1、I2图线(I1为A1的示数,I2为A2的示数),由图线可求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__V,内阻r =_______Ω.
有一个纯电阻用电器的电阻约为20Ω,试设计一个能较精确地测量该用电器电阻的电路,要求使该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尽可能大。可选用的器材有:
电源:电动势为8V,内电阻不计
电流表:量程0.6A,内阻RA为0.50Ω
电压表:量程10V,内阻RV为10kΩ
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为5.0Ω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2)测量电路的电压变化范围为____________V;
(3)若实验中在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状态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电压表的示数为U,考虑到电表内阻的影响,用测量量及电表内阻计算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阻值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在探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加速运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隔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点2,3之间的距离s3=30.0mm,点3,4两点间的距离s4=48.0mm。则:
(1)2,3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s,
(2)打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m/s,
(3)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在研究物体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只需填A或B)
A.小车质量 B.塑料桶和桶中砝码的质量
(2)实验中,首先要平衡摩擦力,具体做法是 (只需填A或B)
A.在塑料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带着纸带匀速运动。
B.取下塑料桶,垫起滑板的一端,使小车带着纸带匀速运动。
(3)实验中要使小车的质量 (填“远大于”或“远小于”)塑料桶和桶中砝码的质量,才能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塑料桶和砝码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