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在研究物体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只需填A或B)
A.小车质量 B.塑料桶和桶中砝码的质量
(2)实验中,首先要平衡摩擦力,具体做法是 (只需填A或B)
A.在塑料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带着纸带匀速运动。
B.取下塑料桶,垫起滑板的一端,使小车带着纸带匀速运动。
(3)实验中要使小车的质量 (填“远大于”或“远小于”)塑料桶和桶中砝码的质量,才能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塑料桶和砝码的重力。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正确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在固定弧形斜槽时,应注意使__________;实验时,每次使小球由静止滚下都应注意_________.
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只记录了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A、B、C三点的位置,取A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各点的坐标如图所示。g取10m/s2,则小球初速度是________m/s;小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m/s。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轨道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处静止释放,钢球的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s。
(1)若轨道完全光滑,s2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s2= _____(用H、h表示)。
(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h(10-1 m)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s2(10-1 m2) |
2.62 |
3.89 |
5.20 |
6.53 |
7.78 |
请在坐标纸上作出s2-h关系图。
(3)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s2-h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自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的钢球,水平抛出的速率(填“小于”或“大于”)理论值。
(4)从s2-h关系图线中分析得出钢球水
平抛出的速率差十分显著,你认为造成上
述偏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
(1)在实验中以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理论上画出的图像应为_______,说明对初速度为零的物体,外力对物体做的功
与物体最后获得的速度的关系是_______。
(2)在实验中,为保证实验顺利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减小实验误差,长木板应水平放置 |
B.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
C.小车在橡皮筋拉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橡皮筋恢复原长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
D.应选择纸带上点迹距离均匀的一段计算小车的速度 |
某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只记下斜槽末端重锤线y的方向,而未记下斜槽末端的位置O,根据测得的一段曲线,从中任取两点A和B。如图所示,测得两点离y轴的距离分别为x1和x2,并测得两点间的高度差为h,则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_______。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测量血压的压力传感器在工作时的示意图.薄金属片P固定有4个电阻R1、R2、R3、R4[如图(乙)所示,4个电阻的形状会跟着薄金属片受压而变化,左边是它的侧面图],这4个电阻连接成电路如图(丙)所示,它为什么能测量血压?其工作原理是:当O点加一个压力F后薄金属片P发生形变,这时4个电阻也随之发生形变,形变能使各电阻大小发生变化,使A点与B点之间产生电势差。血压越高,压力越大,金属片形变越显著,电阻变化越大,因此电压表的示数越大,于是就可根据电压表的示数大小测量血压的高低了。请分析各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开始时金属片中央O点未加任何压力,欲使电压表无示数,这4个电阻之间的关系应满足______________.
(2)当O点加一个压力F后发生形变,这时4个电阻也随之发生形变,形变后各电阻大小如何变化?R1、R4 ____________; R2、R3____________.(选填“变小”或“不变”或 “变大”)
(3)电阻变化后,电路的A、B两点哪点电势高?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