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实验如图甲所示,用两把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把结点P拉到位置O。
①从图甲可读得弹簧秤B的示数为 N。
②为了更准确得到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要采用作力的 (填“图示”或“示意图”)来表示分力与合力。
③图乙中与F1、F2效果相同的力是 (填“F”或“F′”)。
④图乙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力是 (填“F”或“F′”)。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度(标度未画出)画出的力的图示。F1、F2、F、中不是由弹簧测力计测得的力是__________(填字母)。若AO与
共线,BO与F共线,则被拉伸的橡皮筋的方向应为_______(填AO或BO)。在该实验中需要记录和观察的是_________。
A.记录F1、F2、F的大小和方向 |
B.记录F1、F2的夹角 |
C.观察F1、F2的大小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同 |
D.观察F、![]() |
实验室中有一量程不准确的电压表V1,某课外探究小组为了测量该电压表的实际量程Um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所用器材有:
量程不准的电压表V1,量程标称为O?15V,内阻r1="20." OkΩ;
标准电压表V2,量程0?3V,内阻r2=2.5kΩ;
标准电阻R2,阻值13.0 kΩ;
滑动变阻器R1,总电阻为200.0Ω
电源电动势E="20." 0V,内阻不计;
开关S 导线若干。
根据图甲和探究小组内A、B两位同学的操作过程,请你回答:
(1) A同学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使电压表V1满偏,读出此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计算出V1的量程表达式为Um=_________
(2) B同学测景时,V1并未调到满偏,两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从图中读出V1的示数U1="_______" V, V2的示数U2=_______V;由读出的数据计算出Um=_______V。(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验证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是否为50Hz,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让重物自由落下,图乙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中的一部分。
(1) 实验时该纸带的_______端和重物相连接。(选填“左”或“右”)
该同学查出当地重力加速度值为g。如果不考虑重物下落过程中所受阻力,利用纸带上所测数据可以推出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的表达式为_______。
为了提高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精度,有人对螺旋测微器进行了这样的改进,在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的上半部刻了 10个等分刻度,固定刻度的“横线”是10等分刻度的“0”刻度线,这10个分度的总长度与可动刻度的9个分度的总长度相等,如图所示。经过改进的螺旋测微器的精度为________mm,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mm。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填“交”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出AB=1.2cm,AC=3.6cm,AD=7.2cm,计数点A、B、C、D中,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小点未画出,则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打B点时运动物体的速度vB=__________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