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国庆60周年庆典一定让你过目难忘, 60年的峥嵘岁月,60年的光辉历程,6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出现过一些失误,需要你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来回答和探究:(11分)
材料一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 到l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1)据材料一,为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该计划的重点是发展什么?举两个该计划的成就?(4分)
(2)据材料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3分)
(3)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于l958年开展的哪一次运动中?同年我国在农村还开展了哪一次运动?(2分)
(4)根据上述材料,你给我们国家的建设提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区别 世界三大宗教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图中人物曾得意的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⑴图中人物是谁?有人说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请列举你所知道的与他有关的著名战役。(举出两个,一个1分))
⑵他认为的“将永垂不朽”的“民法典”指的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部“民法典”?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参见下图:

材料二: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⑴根据以上图文材料判断指出上文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是
谁组织起草的纲领?发表于何时?
⑵文中“锁链”指什么?“整个世界”的含义是什么?
⑶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1858年,林肯说:“‘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
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三:内战前,林肯又说:“没有其它选择,只好动用政府的军事力量,用武力来抵抗,用武力保卫政府。”
材料四:林肯说:“我利用我的职权,正式命令并宣告……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请回答:⑴材料一所引用的那一份文件,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发表的?
⑵材料二中,林肯所说“裂开的房子”是指什么?
⑶材料三中,林肯主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裂开了的房子”的问题?
⑷材料四的内容出自什么文件?文件中的“那时”指的是何时?
⑸分析上述材料中所提到的两次战争各在美国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力上市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力;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时神圣不可侵犯的。
⑴材料一出自哪个国家的什么文献?它限制了国王哪些方面的权力?
⑵材料二出自哪个国家的哪个文献?为什么说它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⑶材料一、材料二在本质上有什么相同点?

材料一:2012年,“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重要的一年,“幸福”再次成为地方两会热词。部分省区市“GDP减速,幸福提速”,“幸福指数”被置于重要位置。告别GDP崇拜,缔造幸福中国。已经到了付诸实践的阶段。在今年的两会上,“幸福”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二五”规划中的高频词。
材料二:“关注民生,为民谋利”是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突出亮点。
●百姓的呼声:别让孩子上不起学,别让房价压弯了腰,消费者不再受侵害……
●政府的举措: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规范分配秩序……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部分省区市提出“GDP减速,幸福提速”的工作思路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⑵“百姓的呼声”这些问题反映了什么?
⑶“关注民生,为民谋利”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哪一要求?让幸福“落地”,关键是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⑷幸福不是纸上谈兵,本世纪以来,除材料二提到的措施我国为民众“谋幸福”的举措还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