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8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哪一事件点燃了机器发明和使用的“星星之火”?第二次科技革命中,被称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列举一个他的发明?
(2)工业革命使生产技术发生了什么样的巨大变化?
(3)谈一谈工业革命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请回答:
 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三次战争分别签订了什么条约?三个条约的签订分别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影响?
阅读丝绸之路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汉时,谁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2)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图中的哪一地方?是今天的哪个城市?
 (3)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活动是以丝绸之路为主进行传递的。为什么要以这条路线作为圣火传递的主线呢?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引自《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文中“卫鞅”指的是谁? 文中“孝公”是哪国国君? 他们是什么时期的人?
 (2)文中的“变法之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变法有什么作用?
环境能源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人类只有善待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文明才能不断发展下去。
 请回答:
 (1) 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人提出了保护自然的思想,他是谁?属于哪家学派?
 (2) 这种观点在今天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请你说一说,今天我们在利用资源方面应怎么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鞅从小喜好刑名之学,非常尊崇李悝的法家学说,立下了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他先到魏国,但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他听到秦孝公下令求贤的消息后,向秦孝公进献富国强兵之术,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得到秦孝公的信任和重用。《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1)这里提到的变法是什么?
 (2)这次变法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3)你认为变法内容中具体哪一条措施是影响最深远?
 (4)商鞅的主张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哪一学派的观点一致?
 (5)这次变法对秦国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