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基辛格是驰骋世界的风云人物,中学时因家境困窘,他为自己的前途而感到迷惑,他当时的志向是报考纽约市立大学,学习会计,为将来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奋斗。命运的转机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20岁时他应征入伍,因工作出色而接连被提拔。此时的他渴望得到更广泛的知识,并从此立志成为一名政治家。1947年后考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3年就任国务卿,此时的他步入政治生涯的巅峰,成为活跃在国际大舞台上的人物。如果他仅立志于一名会计,世界政坛将是莫大的损失,也许美国的历史将要改写。
材料二:有关学者对智商、环境、学历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进行了25年的调查。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长期的目标。那些有着长期目标的人25年后事业有成。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你认为理想和自强有什么关系?
(2)你有缺点和弱点吗?你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这些不足的?
材料一:2010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无数的房间被毁,很多生命被埋在废墟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顽强的生命:冲进废墟中背出一个个同学,一直未找到父母,却一点儿也不慌张的林浩;不满12岁、被压在废墟里口渴难耐就咬破腮帮,喝自己的血以寻求自救,在废墟里号召被埋同学挨个喊“救命”的龚辉。
材料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陆士桢介绍说,汶川地震幸存学生中,有不少是被视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所谓“坏孩子”,而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好孩子”却根本没有能力在这场灾难中自救。
材料三:青少年教育专家卢勤向记者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有个孩子从小就享受4名保姆的贴身呵护,长到11岁都没摔过一次跤。他有生以来摔的第一跤本不是很重,但由于他平时缺乏应有的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很差,在身体失去平衡后的瞬间不知道该怎样保护自己,结果半边脸上的皮肤全被搓掉。
(1)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
(2)你有什么话想对材料三的孩子说?
(3)看了三则材料,自己今后有什么打算?
情景模拟
你遇到了上面三种情形,谈谈你应该怎么做?
青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学习十分认真。他在南开中学读书的时候,有一次,校长把同学们召集起来,问大家:“读书为了什么”?同学们的回答各不相同,有的回答为了发财;有的回答为了帮助父母记账;等等。这时,周恩来站起来,朗声作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周恩来的回答体现出了一种什么情感?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这种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你经常会耳闻目睹下面的行为。
小琪特别喜欢漫画。有一次在学校图书馆看借阅的书时,她发现其中有自己特别喜欢的漫画,便趁别人不注意,悄悄地撕下来,带回家了。
小民近来迷上了网吧游戏,常常一放学就跑到网吧去玩,一玩就是三、四个小时。没有钱时就对爸爸说要买书,骗钱去玩。由于迷恋网上游戏,成绩直线下降。
中学生小王,喜欢看一些不健康的影视录像,开一些无聊的玩笑。
小张学校附近有家盲人工厂,他发现这家工厂的盲人叔叔和阿姨常因无人引导,在过马路时很危险,于是他每天放学就主动扶他们过马路,并乐此不疲。
请你回答:
(1)以上哪些人的行为哪些属于高雅的生活情趣?哪些人的行为属于庸俗的生活情趣?
(2)我们应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情趣?怎样培养这样的生活情趣呢?试举一例来说明。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天夜里,他提着灯笼,蹲在田野里观察蜈蚣怎样产卵。一连看了几个小时,他忽然感到越来越亮,抬头一看,原来太阳已经从东方升起了。还有一次,法布尔爬到一棵树上,聚精会神地观察昆虫的活动,突然听到树下有人大喊:“抓住他,抓住这个小偷!”他大吃一惊……原来自己竟然被人当成了小偷!
(1)法布尔对昆虫的观察如此入迷的原因有哪些?
(2)法布尔对昆虫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高雅的生活情趣还是庸俗的生活情趣?请你说一说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庸俗的生活情趣对人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