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鲁山山行①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释:①鲁山,一名露山,故城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北,接近襄城县西南边境。仁宗康定元年(1040),梅尧臣知襄城县,作此诗。有人说,颔联的“改”“迷”二字下得妙。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诗的尾联(第四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
赤壁矶①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②。万骑临江貔虎③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④,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⑤。
【注】①赤壁矶:在今湖北境内。②区宇:即寰宇、宇宙。③貔虎:泛指猛兽。④曹瞒:指曹操。⑤金缕:指嫩黄色的枝条。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上片“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一句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哪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两句对赤壁大战场面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1) 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 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2) 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⑴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
⑵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钟 山 晚 步
王安石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晚 步 西 园
范成大
料峭轻寒结晚阴,飞花院落怨春深。
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
(1) 简要分析诗句“细红如雪点平沙”的表达效果。
(2) “料峭轻寒结晚阴”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3) 两诗中“晚步”而生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本诗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时所作。
(1)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
(2)“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二、三两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来表现“幽”的。
(3)最后一联,诗人的感情转为凄婉,请作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