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A.加成→消去→取代 | B.消去→加成→水解 |
C.取代→消去→加成 | D.消去→加成→消去 |
在25℃时,用蒸馏水稀释1 mol·L-1氨水至0.01 mol·L-1,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下表是常温下某些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
弱酸 |
HCN |
HF |
CH3COOH |
HNO2 |
电离常数 |
6.2×10-10 |
6.8×10-4 |
1.7×10-5 |
6.4×10-6 |
则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A.HCN B.HF C.CH3COOH D.HNO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SO)>c(NH) |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 |
C.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
D.向0.1 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 |
以下关于纸层析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纸层析法适用于分离和检验化学性质十分相近的物质 |
B.用纸层析法可以检验氯化铁溶液中是否混有少量氯化铜 |
C.配制时试样溶液的浓度较大,点样时试样点斑较小 |
D.为了看到色斑,只有有色离子的检验才可以用纸层析法 |
下列实验操作或原理不正确的是
A.纸层析法中的展开剂之所以能够展开的主要原理是毛细现象 |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 |
C.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
D.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与对应的标准比色卡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