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
一副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
A.综合平衡 | B.以粮为纲 | C.多快好省 | D.一化三改 |
读下图,导致1849到1885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
B.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
C.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
D.戊戌变法的深刻影响 |
“英国人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把‘暴力革命’和‘激进主义’的观念传播向欧洲的时代,终于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下列最能够体现当时英国人“自己的方式”的是
A.1688年“光荣革命” | B.《权利法案》的颁布 |
C.建立现代工厂制度 | D.1832年议会改革 |
“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共产主义”、“浪漫主义”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造成了主义的泛滥 |
B.所有“主义”都具有政治色彩 |
C.近现代政治概念均源于欧洲 |
D.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 |
“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
C.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统治 |
D.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
恩格斯曾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做过这样的评述:“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恩格斯的评述主要说明
A.德意志帝国分裂局面仍然没有消除 |
B.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
C.《帝国宪法》为工人合法斗争提供了平台 |
D.德意志帝国并不害怕德意志工人武装起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