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
南等地出现了 “士商相混”的现象。这反映了( )
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
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
D.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沦陷区的经济发展总方针是 ( )
A.实现“共存共荣”“经济提携” | B.满足不断扩大的侵略战争的需要 |
C.变沦陷区经济为日本垄断资本的附庸 | D.断绝国民政府的财政来源 |
日本右翼团体主持编写的 《 新编历史教科书 》 中声称:“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间战争’,从 1938 一 1941 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当时的事实真相应该是
A.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妄图打通大陆交通线 |
B.日本“速战速决”诸计划破产,被迫改变对华方针 |
C.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妄图转移国际视线 |
D.百团大战后,日本希望同中国政府和平谈判 |
右图中周恩来题词所说的“奇冤”指的是(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B.卢沟桥事变 |
C.南京大屠杀 | D.皖南事变 |
百团大战是中共领导的一场破袭战,发生在 ( )
A.1938 年 10 月 | B.1940 年春 |
C.1940 年下半年 | D.1944 年大反攻前夕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然存在斗争的一面,其根本原因是
A.两党奉行的抗战路线不同 | B.两党对日本侵略的态度不同 |
C.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 | D.两党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