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中记载,“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与梁海相识于月之初……
十日,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官:何时与梁相识?严阿苏:在途中
相识,我中意他!官:此事汝母知否?严阿苏: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
官(斥梁海):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这
表明当时中国( )
| A.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 | B.传统的纲常礼教开始受到冲击 |
| C.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 | D.民国政府维护传统婚姻 |
康熙初年,年幼的康熙帝执掌着根基未稳的江山。“根基未稳”的表现不包括
| A.统一全国的任务仍然繁重 | B.沙俄势力侵入东北地区 |
| C.满汉间的民族矛盾未平复 | D.清军还未能进入山海关 |
唐太宗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这一制度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 B.对皇帝专制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
唐太宗选官不拘一格,最能体现他“外举不避仇”的用人风格的是
| A.提拔尉迟敬德 | B.提拔房玄龄 |
| C.起用杜如晦 | D.重用魏征 |
有人曾经作诗赞叹:“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其中“长策”是指唐太宗
| A.慎用刑法 | B.轻徭薄赋 |
| C.完善科举 | D.重视纳谏 |
唐太宗深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此他
| A.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 B.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
| C.在周边设置羁縻府州 | D.册封少数民族的首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