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
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在
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主义和社会主义。”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诞生 | B.第一次工业革命 |
C.第二次工业革命 | D.巴黎公社的成立 |
《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话强调君主应( )
A.加强集权 | B.独尊儒术 | C.推行教化 | D.实施仁政 |
董仲舒认为,天具有意志、感情与道德,天意与人事紧密相连,天以祥瑞灾异影响人,人的活动也可感动天,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下列言论能比较完整地表达这一思想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
C.“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
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
C.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 |
D.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
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 )
A.仁 | B.礼 | C.中庸 | D.德治 |
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流派纷呈。如“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于礼”;“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贱;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请按次序指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一派别()
A.儒、法、道、墨 | B.法、儒、墨、道 |
C.墨、儒、道、法 | D.法、墨、儒、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