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丁炔与1,3-丁二烯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H3—C≡C—CH3(g)+2H2(g)→CH3CH2CH2CH3(g)+Q1;CH2=CH—CH=CH2(g)+2H2(g)→CH3CH2CH2CH3(g)+Q2
已知:Q1 >Q2(Q1和Q2均大于零),由此不能判断
A.2-丁炔与1,3-丁二烯稳定性的相对大小 |
B.2-丁炔与1,3-丁二烯分子储存能量的相对高低 |
C.2-丁炔与1,3-丁二烯相互转化的热效应 |
D.一个碳碳叁键的键能与两个碳碳双键的键能之和的大小 |
用如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
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FeO | B.Fe2O3 | C.FeSO4 | D.Fe3O4 |
某天然拒食素具有防御非洲大群蚯蚓的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该拒食素与下列某试剂充分反应,所得有机物分子的官能团数目增加,则该试剂是
A.H2 | B.Ag(NH3)2OH溶液 | C.HBr | D.Br2的CCl4溶液 |
下列反应中,反应后体系中的固态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