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情景,图中水球相当于凸透镜,假设水球的焦距为f,则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u应该是()
A.u<f | B.f<u<2f | C.u="2f" | D.u>2f |
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倍焦距.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F与P之间的某点上,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选项中的()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上移动 |
C.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
教室里安装的电子白板投影仪,其镜头的焦距为15cm,为了在白板上得到清晰的像,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
A.大于30cm | B.小于15cm |
C.等于30cm | D.大于15cm小于30cm |
张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大于20cm | B.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
C.一定小于8cm | D.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