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温度下,H2和I2各0.10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
2HI(g),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测得c(H2)="0.008" mol•L-1,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 A.40 | B.62.5 | C.0.25 | D.4 |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叙述Ⅰ |
叙述Ⅱ |
| A |
溶解度:Na2CO3>NaHCO3 |
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析出白色晶体 |
| B |
CaSO3是难溶物 |
向CaCl2溶液中通入SO2产生白色沉淀 |
| C |
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
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 |
| D |
强酸可与碱及弱酸盐反应 |
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
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表中图示物质在通常条件下能一步转化的组合只有
| 序号 |
X |
Y |
Z |
W |
![]() |
| ① |
Cu |
CuSO4 |
Cu(OH)2 |
CuO |
|
| ② |
Na |
NaOH |
Na2CO3 |
NaCl |
|
| ③ |
Cl2 |
Ca(ClO)2 |
HClO |
HCl |
|
| ④ |
Fe |
FeCl3 |
FeCl2 |
Fe(OH)2 |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④
某化学小组在常温下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Ⅰ:铜铝混合物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Ⅱ:铜铝混合物
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 |
| B.溶液A和B均可以选用稀硝酸 |
| C.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 |
| D.实验室方案Ⅱ更便于实施 |
实验室用碳酸钠晶体配制1.00mol/L的Na2CO3溶液100mL,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原因是
| A.暴露在空气中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时间太长 |
| B.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容量瓶事先用蒸馏水洗涤 |
|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 D.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烧杯未干燥 |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钠块,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
| B.溶液的pH不变,有氢气放出 |
| C.溶液中的Na+数目减小,有氧气放出 |
| D.溶液中的c(Na+)增大,有氢气放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