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林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①这首七律诗是在《红楼梦》第37回因探春提议创建大观园诗社开社时的首场集体诗作。因恰好有人送入白海棠两盆,就吟咏此物,诗社遂命为“海棠社”。此次诗赛,由探春限韵,探春、宝钗、宝玉、黛玉每人一首,后来湘云又补作两首。黛玉的这首诗,被海棠诗社社长李纨称为“风流别致”,历来评论家认为此诗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及风貌。②月窟:月中仙境,这里指月宫。仙人:嫦娥。缟袂:白绢做的衣服。
此诗的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表现手法或语言的角度赏析此联。
此诗的最大特点是以花写人。诗中的种花人、白海棠花以及“秋闺怨女”,都是林黛玉的自我写照。请具体分析林黛玉通过白海棠写出了自己的哪些思想性格?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草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子规,传为蜀帝杜宇死后所化,叫声凄清,听似“不如归去”。
(1)从诗歌颈联的描写看,诗人夜宿七盘岭是什么季节?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写的?(2分)


(2)写一段文字,谈谈“空留听”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6分)
水调歌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
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注:①青女:即青霄玉女,主霜雪的女神。②素娥:即月里嫦娥。③婵娟:美好的姿态。
这首诗借助于霜和月,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如何描写霜和月的?试作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春日怀秦髯
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
(1)颔联景物描写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2)请从虚和实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妙处及表达的情感。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3分)


结合全诗赏析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