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学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给下列划线的字进行解释。(4分,书第27页第二题和第106页第二题)
太祖乃悟__________________ 普明日复奏其人_________________
遂以名楼__________________ 缘坡植牡丹、芍药_______________翻译“碎裂奏牍掷地”一句。(2分,书第28页)
【原创】文言文阅读。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一词多义
(1)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一狼得骨止();止增笑耳()
(3)盖以诱敌();恐前后其受敌()翻译句子
(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内容理解
从全文看,体现屠户机智勇敢的句子:(1) (2) (3) (4)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这则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原创】文言文阅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解释加线词
A.父异焉 | B.邑人奇之 | C.稍稍宾客其父 | D.父利其然也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用原文填写仲永三个阶段的变化:(1) (2) (3)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原创】文言文阅读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其受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文学常识判断
《狼》选自蒲松龄写的长篇小说《聊斋志异》()解释加点的词语
(1)目似瞑,意暇甚()(2) 止增笑耳()
(3)其一犬坐于前();(4)一狼洞其中()翻译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通过屠户和狼的斗争,你能总结屠户是一个怎样的人?
站在“屠户”或“狼”的角度,你会提出怎样的忠告?
《北史·柳庆传》(节选)
柳庆字更兴,解人也。广陵王元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推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今若加以桎梏,后复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于是大集僚吏,盛言孟氏依倚权戚侵虐之状。言毕,便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不敢侵暴。
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寄人居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主人所窃。郡县询问,主人自诬服。庆疑之。乃召贾人曰:“卿钥恒置何处?”对曰:“恒自带之。”庆曰:“颇与人同宿乎?”曰:“无。”“与同饮乎?”“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庆曰:“主人特以痛自诬,非盗也。沙门乃真盗耳。”即遣捕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之金。
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名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榜。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榜下,因此尽获党与。
太祖尝怒安定国臣王茂,将杀之,而非其罪。朝臣咸知,而莫敢谏。庆乃进争之。太祖逾怒曰:“王茂当死,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之。”乃执庆于前。庆辞气不挠,抗声曰:“窃闻君有不达者为不明,臣有不争者为不忠,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太祖乃悟而赦茂,已不及矣。太祖黯然。明日,谓庆曰:“吾不用卿言,遂令王茂冤死。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祭以尉首”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主人特以痛自诬 | B.庆以贼是乌合 |
C.可以诈求之 | D.以旌吾过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陵王元欣是皇亲,他的孟姓外甥曾经因偷别人的牛而被柳庆捕获。但这个姓孟的人气焰嚣张,根本不把柳庆放在眼里。柳庆召集众多僚属吏员聚会,当众用笞刑打死了这个人,极大地震慑了那些豪强贵戚。 |
B.有一个商人钱财被盗,旅店主人被屈打成招,承认是自己偷了商人的钱财。柳庆发现了其中的疑点,通过仔细的盘问,最终抓住了正真的盗贼。 |
C.有一胡姓人家遭贼人打劫,贼人中有人通过写匿名信的方式,表达自己想自首却又担心治罪的心情。柳庆就张贴了一份自首免罪的告示,促其自首,终于全部抓获了这批劫匪。 |
D.太祖因怒要杀掉王茂,朝中大臣都知道王茂没有犯罪却不敢进谏。只有柳庆挺身而出,冒着与王茂一起治罪的风险,替王茂鸣冤。最终使太祖认识到误杀王茂的错误。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卿钥恒置何处()②多榜官门()
③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之()④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 翻译下列句子。
①乃谓庆曰:“今若加以桎梏,后复何以脱之?”
②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ěr)①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①结毦: 用羽毛编织饰物。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使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因录以益众可也 | B.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 |
C.乃以上客礼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D.祭以尉首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亮知荆州次当受敌 次:________②备因手自结之因:________
③将军自度何如也度:________④可语镇南语:________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2) 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