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斯诺在《全球通史》中说:“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
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
他做出的选择是
| A.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 | B.发动国民火革命 |
|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D.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
连云港市东海县出土一批政府档案文书性质的竹简,据其中的《集簿》载:西汉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前后的东海郡“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你认为材料提供的主要信息是()
| A.“推恩令”彻底废除了分封制 | B.东海郡是当时最大的郡 |
| C.侯国与郡是平行的地方行政单位 | D.当时仍实行郡国并行制 |
《史记》载,王翦将兵六十万人伐楚,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王翦伐楚时秦王赢政已经称帝 | B.秦国已改变商鞅奖励军功的政策 |
| C.秦国已对分封实行严格限制 | D.王翦等军事将领经济上极其窘迫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 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 |
| 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 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
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但现行的历史教育,把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 A.文明史观 | B.社会史观 | C.全球史观 | D.革命史观 |
《周谷城学术精华录》中说:“史学成立的经过,当在求真;其存在的理由,则为致用。”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 A.真实历史和史学研究的区别 | B.史学方法与实用价值的矛盾对立 |
| C.广义历史与狭义历史的关系 | D.史学根本原则与社会功能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