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中有这样一段材料:“很显然,日本帝国主义既要进行
华北的分离运动,那么,它就必须在军事上造成以控制华北的首脑──平津的形势,才能遂
行其政治阴谋;卢沟桥在地理上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军占据卢沟桥,平汉交通
为之堵塞,而将使北平进退失据,此举殆无异于切断华北之首脑──平津;这么一来,日本
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下面对这段材料的理解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A.卢沟桥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 |
B.卢沟桥事变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阴谋蚕食华北乃至中国的重要步骤 |
C.日本军队选择卢沟桥作为事变的地点是处心积虑的 |
D.卢沟桥的得失,关系到中日两国在华北地区的平衡 |
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 B.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
C.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 | D.南宋社会相对稳定 |
唐初政府鼓励年轻寡妇再嫁,鼓励早婚多育,届时不婚,官府强令出嫁,禁止妻妾逃亡和休妻,官府出钱赎回饥民卖掉的子女,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这些措施
A.颠覆了传统的纲常伦理 | B.反映了唐初徭役赋税繁重 |
C.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 | D.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周武王克商封国,把所灭国及空隙地带作为封地,授予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不同于商代的邦国,开始成为该地域的次级“统治中心”。据此可知,分封制
A.扩大了地方权力 | B.加强了中央集权 |
C.巩固了西周统治 | D.瓦解了贵族政治体系 |
下图中的三位人物均对20世纪的人类历史进程特别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这一回,他们聚在一起的主要任务是
A.商谈对德处理政策,安排战后世界事宜 |
B.商谈组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
C.商谈对德作战、围攻柏林的方案 |
D.商谈对日作战,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
下列各项,属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的共同点的是()
A.都是地区战场上取得的首次大捷 | B.都是盟军对德意法西斯的胜利 |
C.都是战场上的重要转折点 | D.都是陆海空三军配合的立体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