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中国开始了2000年以来的首次人口普查,这也是建国以来第六次
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370536875人; 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
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城镇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乡村人口为
674149546人,占50.32%……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回答问题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现在人口普查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我国
( )
A.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 B.人口增长速度仍过快 |
C.国内自发性人口迁移过大 | D.国际间人口迁移过快 |
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弄清 ( )
①人口数量
②人口构成
③人口合理容量
④城市化水平
⑤消费水平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②⑤ |
关于常见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压系统水平气流从中心向四周流动 |
B.高压系统控制的中心地带多阴雨天气 |
C.冷暖气团相遇的地区往往多大风及阴雨天气 |
D.锋面系统的降水区域一般都在锋面之前 |
读图,回答15~17题。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
A.A | B.B | C.C | D.D |
从数量上看,A>B的原因是( )
A.大气对A具有削弱作用 | B.B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
C.A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 D.B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
夜晚阴天比晴天气温高,是因为( )
A.辐射A减弱 | B.B辐射增强 |
C.C辐射增强 | D.D辐射增强 |
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读图回答下题。能正确是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有可能表示沉积岩和变质岩的是 (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读图,回答11~12题。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岩石与②处岩石相接触,使②处岩石变质 |
B.②处可能分布丰富石油资源 |
C.③处岩石埋藏较浅,易发生变质作用 |
D.④处岩石不可能有化石 |
关于图示地区地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处是风力侵蚀形成的谷 |
B.乙处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山 |
C.丙处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 |
D.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 |
地球表层形态各异,气象万千。读图完成9-10题图3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形成图②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 B.流水侵蚀 |
C.风力堆积 | D.流水堆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