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所占比例首次超过半数达到51.27%,大量农民进入城市
生活。继农民工当选人大代表之后,民政部又于2012年初公布《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
社区的意见》。《意见》明确规定,符合资格条件的农民工可以参与所在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
的选举和管理,这为农民工参与城市基层民主生活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也将进一步促进基
层民主的的发展。
(1)在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什么?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基层民主政治有什么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必须在全社会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各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
为什么说“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形成过程:
以上材料中,“十二五”规划纲要形成过程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有哪些?
材料一:2009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变化图
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5月GPI涨幅达5.5%
材料二:2010年7月13日,国家发改委在官方网站上公布《关于市场价格异常
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针对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大幅度加大。从去年开始,央行连续12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目前高达21.5%,这其中也有控制物价上涨的目的。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10分)
(2)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国家为什么这样重视物价上涨问题。(8分)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五中全会集中讨论审议“十二五”规划建议,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富民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材料二: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发布的《公报》来看,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有这样七个方面的“不变之变”值得关注:科学发展的主题不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要转变;经济政策的思路不变,产业发展的体系要拓展;社会建设的重点不变,收入分配的关系要调整;文化前进的方向不变,文化产业的建设要提升;改革开放的国策不变,整体推进的力度要加强;加强党建的主线不变,科学执政的能力要提高;治国方略的大政不变,社会发展的合力要增强。
(1)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如何实现“民富”?
(2)请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角度分析材料二中的“不变之变”。
2010年,又闻民工荒。不仅沿海地区劳动力缺乏,就连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等内陆省份由于目前正大规模地承接产业转移也闹出了“民工荒”。目前,我国农民工约有2.3亿至2.4亿
人,其中“80后”占一半左右,“90后”有4000多万人。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学历更高,视野更宽,个性更强。与父辈相比,他们更注重精神需求,更希望通过培训,掌握技能,得到技术性强、收入高的工作,廉价劳动力时代渐行渐远。
有人认为:“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导致了今年的用工荒,调整好劳动力结构,就能解决用工荒问题。”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