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包粉末,可能由KCl、K2SO4、K2CO3、CuCl2、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现做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①。
实验二:取①溶液少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看不到明显现象。
实验三:另取①溶液少许,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滤液②,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
实验四:取滤液②少许,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
(1)原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
(2)原粉末中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可能含有的成分是否存在,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化学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仪器是 _________ (填字母),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某同学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始终未看到小木条熄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 (写出一条);
(3)实验室用以上提供的仪器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
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B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 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碳酸钙及水以外一定含有。
老师问: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引发同学们热烈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
学生甲 |
可能有Ca(OH)2、NaOH |
学生丙 |
可能有Ca(OH)2、CaCl2 |
学生乙 |
可能有NaOH、Na2CO3 |
学生丁 |
可能有Na2CO3 |
学生戊 |
可能有NaOH |
…… |
………… |
【实验验证】 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红色褪去。
【结论】上述滤液中,还含有,没有。
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CO2作用而变质。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NaOH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的名称分别是操作① ,④ 。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固体 变质(选填“已”或“未”)。
3)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4)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 ,
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 。
查阅资料知:甲酸(HCO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HCOOHCO↑+H2O。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O并还原CuO。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酸发生了反应。(填反应类型)
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后加热CuO,目的是。
3)能证明甲酸生成CO的现象是
①;
②。
4)点燃D处酒精灯的目的是。
5)写出B中CO与CuO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H2C2O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受热分解后得到三种氧化物。某兴趣小组对草酸的有关性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草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色;
猜想二:三种氧化物可能是CO2、CO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1、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遇水变成蓝色。
2、向氯化钯溶液中通入CO,会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为验证猜想二,将草酸受热后得到的气体,依次通过下图中的A、B、C装置。
【实验结论】当观察到装置A中变蓝、B中变浑浊、C中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时,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①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