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表格中所提供的数据(我国某市),回答以下44题。
|
降水量(mm) |
径流总量(mm) |
地表径流(mm) |
地下径流(mm) |
蒸发量(mm) |
城市中心区 |
675.0 |
405 |
337 |
68 |
270 |
郊外平原区 |
644.0 |
267 |
96 |
171 |
377 |
该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A.地下水位的上升 B.径流总量减少 C.蒸发量减少 D.降水量减少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C)。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影响图示地区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 B.海陆因素 | C.地形因素 | D.气候因素 |
图中甲、乙两地多年气温平均温差介于
A.12°C—16°C之间 | B.8°C—16°C之间 |
C.8°C—12°C之间 | D.4°C—12°C之间 |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
B.乙区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大盆地 |
C.该地区城市形成最主要原因是交通线 |
D.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热量条件 |
甲、乙、丙、丁四图代表我国四大高原区域范围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四高原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在乙的东北 | B.乙在丙的西南 |
C.丙在丁的东南 | D.丁在甲的东南 |
甲、乙、丙、丁四地点中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 B.乙地地转偏向力最小 |
C.丙地与地心距离最远 | D.从纬度上看丁地自传线速度最大 |
四大高原均为生态脆弱区,但造成生态脆弱的原因不尽相同,分别是
A.甲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层较薄,植被稀疏 |
B.乙高原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 |
C.丙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岩石裸露,植物难以生长 |
D.丁高原气候干旱,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观测发现,河流的径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1月,该地位于北半球,属地中海气候 |
B.防洪任务最重的是月份是7月,该地位于南半球,属地中海气候 |
C.引起甲、乙两地自然植被差异大的原因是纬度变化和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 |
D.大陆沿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
甲站每月平均流量显著大于乙站,最可能的原因是
A.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 B.地处迎风坡且观测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 |
C.河流流量变化较小 | D.上游兴建水库 |
读“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①—地势,②一年太阳辐射量,③—7月均温 |
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一年太阳辐射量 |
C.①—7月均温,②一年太阳辐射量,③一地势 |
D.①一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 |
b地的气候类型符合下图中的
读世界两个国家局部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国的气候呈半环状分布 |
B.该国大牧场牧业以养羊为主 |
C.水热资源丰富是该国发展混合农业的优势条件 |
D.该国是世界上古老生物最丰富的国家 |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同一大洲 | B.都有大量的石油、煤炭和铁矿资源出口 |
C.两国地形特征基本相同 | D.都是发达国家 |
图中甲国的港口a和乙国的港口b附近
A.都为地中海气候 | B.雨季出现的季节不同 |
C.沿岸洋流均为暖流 | D.沿岸洋流均为寒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