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为世界重要农业区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共18分)

(1)甲图所示农业地域类型是                  ;乙图所示农业地域类型
是                  ;
(2)分析甲、乙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自然条件:
(3)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的差异。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图1区域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2示意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部分路段。
材料二:图3为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图。
(1)图1中人口分布特点是,本区域人口容量总体特征是(高或低),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2)简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
(3)说明地形(从海拔、坡向角度)对天山自然带分布的影响。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某国等高线地形和乙城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图1中甲为世界最狭长的半岛,半岛上山脉南北绵延且陡峻;半岛西侧有巨大的沙丘,因其景观独特,已成为世界级旅游胜地。
材料三图2中丙市为该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曾接收大量来自美国硅谷的产业转移,经济发展迅速。
(1)分析甲半岛山脉南北绵延、山体陡峻的原因,并说明沙丘地貌的形成过程。
(2)简述乙城市的气温特征,并分析成因
(3)指出丙市两个主要工业部门,并分别说明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说明两条自然原因。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居全国首位。请结合图表信息简述其原因。


甲省
乙省
人口自然增长率(‰)
2003年
2009年
2003年
2009年
5.64
4.99
8.35
7.26



2010年乙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4%。2011年该省部分地区在我国“十二五”中被确定为农业基地(如图所示)。
(3)据文字材料,指出乙省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________ _ ___;
请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找出一条证明此矛盾产生的依据:__ ____,
__ __,
___ __。

(4)请概括上图所示旅游景区主要景点的分布特点。

(5)上图所示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受到旅客好评。请据图简述其原因。

北非简图与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气温差异是_____ ______,
降水差异是____________ _______;
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甲:_____________ ______,乙:_____ ____________
(2)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 ______,
,____ __
(3)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原因有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
(4)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读表,回答问题。

(1) 四种模式中,旅游业发展条件最优越的是
(2) 分析模式2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3) 分析模式3发展旅游业比较困难的原因。
(4) 分析模式4发展旅游业应采取哪些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