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8-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总量增长情况
年份 |
财政收入(万亿元) |
较上年增长(%) |
经济总量(万亿元) |
较上年增长(%) |
2008 |
2.6 |
21.4 |
13.65 |
9.5 |
2009 |
3.09 |
20 |
28.23 |
9.9 |
2010 |
3.9 |
26 |
20.94 |
10.7 |
2011 |
5.13 |
31 |
24.66 |
15.1 |
材料二: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财政部通知要求,各级
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尽快恢复生产、重建
家园。要科学安排,合理分配使用资金,优先安排重灾区,优先安排因灾生活困难群众的
紧急抢救、转移安置,做好伤员救治、卫生防疫和遇难人员善后处理工作,解决受灾群众
衣、食、住、医等生活困难。截至7月15目12时,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90.59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536.96亿元,地方财政投入53.63亿元。目前,受灾群众基本生
活得到初步安排,灾后恢复重建正在逐步展开,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的阶段性胜利。
(1)材料一体现了经济常识的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财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011年,“幸福”成为地方两会与全国两会的高频词,并正式进入“十二五”。某校高三(1)班学生以“追求幸福生活”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认识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个性+需要+生存状况,这是科学家的“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这是经济学家的“方程式”;幸福=感恩+知足,这是社会学家的“方程式”。幸福,词典里有准确的定义,但每个人心中又有个性鲜明、千差万别的答案。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通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康庄大道。实现全体人民的幸福,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8分 )
创造幸福
构成幸福的内容有三个方面:物质、精神、情感。幸福固然需要物质作为基础,但更为重要的是尊严的挺立、心灵的圆融。民众幸福感的实现,离不开精神需求的满足。有人认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应该优先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有人认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应该优先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两种观点。
“今天你织围脖了吗”已经成为了最新的网络问候语。“围脖”(微博)就是微型博客,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即时聊天工具等多种途径随时随地向网站发布文字、图片、视频。微博的出现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更深入人心的一种表现,每个人都有表达、沟通的欲望,而字数的限制给予了作家和普通网民不分高下的发言权,从而推进了“草根文化”的发展。“草根文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区别于高雅文化、上流文化以及传统文化。如“段子”(指手机短信)就是典型的“草根文化”,其通俗性、娱乐性广为手机用户接受,但“草根文化”良莠不齐,存在一些不良信息。
有人说,“草根文化”植根于群众,是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鼓励其发展。也有人认为,“草根文化”长于民间,缺乏高雅,应控制其发展。针对这两种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和制约着我们的生产生活,而且威胁到了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据联合国卫生组织提供的最新资料,工业发展中由于忽视保护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每年有5 000万儿童因水污染死亡,每年有3 500万人因水污染患心血管病。现在,各个国家都逐步认识到了水资源的危机,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结合以上材料,请谈谈你对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理解。
马克思:“最好是把真理比做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
恩格斯:“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列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毛泽东:“主义譬如一面旗帜!”
江泽民:“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1)当前,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旗帜是什么?
(2)这一旗帜引领下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3)我们为什么要高举这一伟大旗帜?
2008年春节前后,全国各地政府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搞好节日期间的精神文明建设,并非充分发动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来,即增加了节日气氛,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要积极推动亿万人民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