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同学利用长木板、毛巾、两块完全相同的带钩立方体木块、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下表是在实验时得到的一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
与木块的摩擦面 |
木块的放置方式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
1 |
木板表面(水平) |
一木块平放 |
1.8 |
2 |
木板表面(水平) |
一木块平放 |
2.9 |
3 |
毛巾表面(水平) |
一木块平放 |
2.4 |
4 |
木板表面(水平) |
两木块叠放 |
3.6 |
(1)你认为表中哪个数据是不合理的,并指出在弹簧测力计正常使用下导致数据不合理的原因:
2.9N
; 是由于没有匀速拉动木块造成的
.
(2)分析第1和第4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
(3)小丽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呢?她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取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缺陷是 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要“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应该选择一个 长方体
(填“长方体”或“正方体”)木块,至少需要通过做 2
次实验才能得出初步结论.
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高低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使木块从斜面底端匀速运动到斜面顶端,如图所示。多次改变斜面倾斜程度,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根据表格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斜面 倾斜度 |
木块重量 G/N |
斜面高度 h/m |
沿斜面 拉力F/N |
斜面长 s/m |
有用功 W有/J |
总功 W总/J |
斜面的 机械效率 |
较缓 |
4 |
0.1 |
1.2 |
1 |
0.4 |
1.2 |
33.3% |
较陡 |
4 |
0.2 |
1.6 |
1 |
0.8 |
1.6 |
50% |
最陡 |
4 |
0.4 |
1 |
2.5 |
(1)当斜面“最陡”时,沿斜面拉力为N;做的有用功为J;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陡,需要的拉力越。
(3)根据上面实验数据,你可以获得该实验探究的初步结论是:
。
如右下图所示,其中“”是电阻箱,电源电压恒定但未知,现再给你一只电压表,请你想法测出未知电阻Rx的大小。
(1)请把电压表画在右图中的合理位置上。
(2)实验步骤:
a ;
b 。
(3)Rx的表达式:Rx=。
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要求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1)石块的重力G=N。
(2)石块浸没在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G/=N,
由此可得石块所受浮力F浮=N。
(3)石块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G排=N。
比较F浮和G排的大小,可以发现:F浮G排。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请你写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新调节器材之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左侧,若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_____点处.
(3)该同学做完上述步骤(2)后,将蜡烛远离透镜一段距离,则他应把光屏向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小峰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_的关系.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