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钓鱼岛的相关记载,最能说明钓鱼岛列岛属于中国领土的是 ( )
A.1534年,明朝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琉球,指当时的琉球群岛,今属日本 冲绳县)记载,“过平嘉山,过钓鱼岛屿,过黄毛屿,……目不暇接” |
B.1556年,郑舜功赴日本考察后所著的《日本—鉴》中记载:“……相去回头(回头, 指回头屿)百六十里,钓鱼屿。小东(管辖)小屿也。(小东,明朝人对台湾的一种称 呼。小屿,钓鱼屿。)” |
C.1785年日本人林子平在《三国通览图说》附图中,将钓鱼台(即钓鱼岛)等岛屿的 着色与中国大陆相同,与琉球不同 |
D.1876年日本陆军参谋局绘制的《大日本全图》中不包括钓鱼岛列岛 |
“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问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启蒙运动中与此相对立的关于国家起源的主张是
A.天赋人权 | B.三权分立 | C.社会契约 | D.君主立宪 |
下列人物中最早提出“以往宣扬的平等都只是法律上的平等,应该把平等推广到所有人”的思想家是
A.安提丰 | B.苏格拉底 | C.彼特拉克 | D.伏尔泰 |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的思想时说:“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伏尔泰称孔子的学说为“新的精神世界”的主要原因是他认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
A 有利于摧毁基督教的精神枷锁 B 有利于建立开明的君主制度
C 有利于订立完备的社会契约 D 有利于建立代议制政体
孟德斯鸠和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共同的政治主张是( )
A.君主立宪 | B.民主自由 | C.信仰得救 | D.三权分立 |
18世纪法国的一位思想家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写道: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约束,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这位思想家是
A.伏尔泰 | B.孟德斯鸠 | C.康德 | D.卢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