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
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
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如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一位学者说:“明初虽然出现了《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这样不朽的小说,但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的流行。一直要到弘治、正德以后,这两本长篇小说才得到迅速的刊刻流行,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三国演义》最早版本是嘉靖元年刊刻的,《水浒传》更是只有嘉靖以后的版本。”这是因为()
| A.社会经济繁荣,通俗文学符合一般城镇民众的口味 |
| B.活字印刷术发明,使得书籍的印制与流通更为方便 |
| C.通俗文学地位上升,已列入科举考试的范围 |
| D.政治风气开明,通俗文学的创作不再列为禁书 |
明代的《农政全书》既总结了历代科技经验,又汲取了西方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本草纲目》则按无机界、植物界、动物界三个层面16部,“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序分类。这表明明代科学()
| A.已具备明显的近代特征 |
| B.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 |
| C.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
| D.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 |
《琅玡台刻石》(下图)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碑刻铭文有: “维二十八年(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关于碑刻铭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反映秦始皇对法家思想的推崇
②铭文反映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度量衡等信息
③铭文应是小篆,字体特点是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④该铭文的描述有一定夸大之嫌
| A.①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亦步,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四海五湖”。这说的是
| A.浪漫主义的灵动风格 | B.中国书画的写意特征 |
| C.现实主义的典型塑造 | D.京剧表演虚拟艺术 |
唐后期的韩愈把经学家们一直不太重视的《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专门抽出来,作为载道的重要经典详加注释,大力宣扬其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到宋代更把修齐治平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并且把《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成为儒家原始经典中的经典。上述材料典型地表明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 )
| A.特别注重对读书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 B.将纲常伦理注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
| C.积极应对佛道之学对儒学带来的挑战 |
| D.面临着如何创立儒学新体系的时代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