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强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 (填 “较明亮”或 “较黑暗”)。
(2)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具有的_________(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实验中观察到棋子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3) 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的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如果将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将棋子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______玻璃板(选填“靠近”或“远离”);如果将玻璃板绕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4)如果在实验中,但看不清棋子A的像。想个办法看清棋子A的像,方法___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平面镜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凯和小明为了弄清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小凯将未知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和电源连接成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小凯正准备闭合开关时,旁边的小明急忙拦住他,说线接错了。

①小是发现只要改接一根导线就可以连接正确,请你检查一下电路,指出改接的是  (选填: a b c d e f g )

②故障排除后,电阻两端的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   V .(保留两位小数)

③小凯在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测出通过电阻 R 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下表所示:

U / V

0.5

1.0

1.6

1.9

2.5

I / A

0.1

0.2

0.3

0.4

0.5

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电阻 R I U 关系图象。

④由③中图象求出该电阻的阻值为   Ω .(保留一位小数)

⑤将图甲所示电路改成如图丁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已知 R 1 : R 2 : R 3 = 2 : 1 : 1 ,测得开关 S 断开时 R 2 中的电流为 I ,消耗功率为 P ;则开关 S 闭合后, R 1 中的电流值为   I R 3 消耗的功率为  

如图所示,钢球从高 h 处的斜槽上由静止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运动的钢球 A 碰上木块 B 后,能将 B 撞出一段距离 S .再让同一钢球从高 1 . 5 h 处由静止滚下,重复第一次实验。实验表明:质量相同时,钢球的速度越  ,木块 B 被撞得越远。在两次实验中木块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 f h f 1 . 5 h ,则 f h    f 1 . 5 h (选填“ > ”、“ = ”或“ < )

让一束光从某介质以不同角度射入空气中,观察光束在介质和空气中的径迹变化,得到光速在介质中的入射角 i 及其正弦值 sin i 、折射角 r 及其正弦值 sin r 的值如下表所示。从探究中我们可以得出:折射角总是  入射角(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 ;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到折射角的正弦与入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  (保留两位小数)。

次数

数据

物理量

1

2

3

4

5

6

i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sin i

0.174

0.342

0.5

0.643

0.766

0.866

r

15 . 1 °

30 . 9 °

48 . 7 °

76 . 5 °

sin r

0.26

0.513

0.751

0.972

某课外科技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源 U 和待测电阻 R x 的值,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20 Ω ,其实验步骤如下:

(1)这个小组的同学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 P 滑到最右端 b 点,闭合开关 S 1 ,断开开关 S 2 ,无论怎样移动滑片 P 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但始终保持不变。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2)排除故障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滑到最右端的 b 点,闭合开关 S 1 S 2 .电压表的示数为 3 V ;再断开开关 S 2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2 . 4 V ,则电源电压 U =    V ,待测电阻 R x =    Ω

(3)保持 S 1 闭合, S 2 断开,当滑片 P 恰好滑到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应为   V ,待测电阻 R x 的电功率为   W

如图所示,学习光学知识后,小聪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

①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使用透明或玻璃板而不是用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②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20 cm A 处时,玻璃板后 B 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小聪拿出一支没有点燃的和 A 处一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和像  ,说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小聪用凸透镜替换玻璃板,将其放置在 AB 中点且垂直 AB 的位置上,将光屏放置在 B 点时,发现光屏上恰好成了一个清晰倒立、等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此时固定蜡烛,换用一个焦距略小一些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则光屏需向  (填“靠近”或“远离” )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在此成清晰的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