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发生大火,短时间内急速蔓延烧透整栋建筑物,元凶极有可能是施工队所使用的保温材料聚氨酯(PU)发泡塑料等易燃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聚氨酯发泡塑料属于__________(填“天然有机高分子”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根据这次火灾,可推测出聚氨酯发泡塑料所具有的一条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 
⑵工人施工时溅落的电火花引发了这场特大火灾,电火花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填序号)。
A.提供氧气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可燃物 
⑶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生成水,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反应物中Mg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部分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E打开C,从长颈漏斗A中加入液体与锥形瓶B中固体接触,即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观察到D中的蜡烛慢慢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
(2)关闭C打开E,则观察到G中的蜡烛燃烧得更旺,说明有氧气生成。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实验探究]要检验反应后F中的固体物质含有碳酸钠,可取少量反应后F中固体物质于试管中,滴入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试管口,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联系]某同学用一团棉花包裹过氧化钠并滴入几滴水,发现棉花团燃烧,说明过氧化钠也能和水反应生成氧气且反应一定____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

要除去铜屑中的少量铁屑,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写出方案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同学认为方案1比较合理。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其他小组认为还有更简便的方法,请你说出这个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现有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结合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A装置能制备的气体是_________,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试管口还要放_______;
(3)制取可选用_____发生装置,检验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装置C收集某气体,该气体应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
(5)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兴趣小组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他们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若选用F装置收集氨气,应从__________(选填“a”或“b”)通入。

下图为用乙烯(C2H4)处理NO脱硝的原理。

(1)写出吸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2)写出解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用化学原理解释下列词语:釜底抽薪___________;杯水车薪_____________;
丹挂飘香___________;湿法冶金(铜)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