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学校操场上一质量不计的竖直滑杆,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为了研究学生沿杆的下滑情况,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现有一学生(可视为质点)从上端由静止开始滑下,5 s末滑到杆底时速度恰好为零,从学生开始下滑时刻计时,传感器显示拉力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g取10 m/s2,求:
(1)该学生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率;
(2)图中力F1的大小;
(3)滑杆的长度.
如图所示,一带电粒子在云室中运动时,可呈现其运动径迹。将云室放在匀强电场中,通过观察带电粒子的径迹,可以研究原子核发生衰变的规律。现将一静止的放射性C14放入上述装置中,当它发生衰变时,可以放出α粒子或电子或正电子。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经过相同的时间所形成的径迹如图所示(衰变后瞬间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垂直,x,y均表示长度),
(1)写出C14的衰变方程;
(2)判断衰变后放射出的粒子的径迹是哪一条;
(3)求衰变后瞬间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动能之比。
处于静止状态的某原子核X,发生α衰变后变成质量为M的原子核Y,被释放的α粒子垂直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测得其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设α粒子质量为m,质子的电量为e,求:
(1)衰变后α粒子的速率;
(2)衰变后Y核的动能。
在云室中,为什么α粒子的径迹直而粗,而β粒子的径迹弯而细?
(钍)经过系列α和β衰变,变成
(铅),问经过多少次α衰变,经过多少次β衰变?
某放射性元素质量为M,测得每分钟放出1.2×104个β粒子,21天后再测,发现每分钟放出1.5×103个β粒子,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