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共19分)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 领导我们向前进,为了建设新中国,共产党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 …… ——《东方红》
材料三: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我的一九七八》
材料四: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材料一中所唱到的让我们“当家做主站起来”、“富起来”、“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的人物分别是谁?歌词中的“旗帜”是指什么?这面旗帜的指导地位和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哪两次会议上确定的?
问题二:材料二中的“他”是谁?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在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取得哪些重大成就?(请列举2项成就即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又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问题三: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一次会议?“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改革?
问题四:材料四中的“一位老人”是谁?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之后,这个圈不断扩大,使中国对外开放出现了怎样的格局?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
问题五:好的歌曲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通过以上歌词的分析,请写出围绕这四首歌曲的创作的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15亿人口卷入战争。飞机、坦克、毒气首次使用于战争,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材料二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80%的人口卷入战争,战火燃及除美洲大陆和南极洲之外的世界大部分区域,直接军费开支占交战国国民收入的60%--70%。据不完全统计,"二战"部分参战国死亡人数达7000多万人。
回答:
(1)结合两则材料分析,归纳出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共同影响?鉴于战争影响,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意识?
(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可能性大吗?
回顾历史--以史为鉴--展望未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血泪史。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清政府实行什么政策导致落伍于世界,一步步被动挨打?
(3)学习了中国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有何启示?
(·贵州黔西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指出一切人生来是平等的,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材料二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什么文件?颁布于哪国革命战争时期?
(2)材料二反映的是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材料二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回答:
(1)材料一中红军远征的原因是什么?
(2)红军远征途中召开了哪一重要会议?会议确立了以谁为党中央的领导?
(3)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作为青少年学生,你认为长征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材料二是党的哪次重要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什么方面上来的战略决策?
(5)结合红军远征途中重要会议和材料二重要会议的历史意义,归纳这两次会议的共同点。
美国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这得益于该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和一次重要改革--罗斯福新政。
请回答:
(1)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分别扫除了美国崛起道路上的什么障碍?
(2)应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3)请你简要归纳美国的崛起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