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点燃条件下,M和N反应生成X和Y。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
”代表氢原子,“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M |
N |
X |
Y |
| 微观示意图 |
![]() |
![]() |
![]() |
![]() |
A.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B.在该反应中,生成X和Y的质量比为9:22
C.M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D.在该反应中,M和N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钟乳石的形成过程一定伴有化学变化
B.工业上炼铁利用的是CO的可燃性
C.制月饼用到的鸡蛋和面粉都属于混合物
D.遭遇火灾时,不要慌张,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火区域
用“分类”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有机化合物:乙醇、葡萄糖、干冰
B.氧化物:MnO2、K2O、KMnO4
C.碱:KOH、Ca(OH)2、Na2CO3
D.酸:醋酸、硝酸、硫酸
某种家用的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O+NaCl+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B.反应中用到的NaOH俗称烧碱
C.该化学方程式中涉及到两种盐
D.反应前后氯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
X和Y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Z,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2H4
B.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C.Y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2:1
D.Z可作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
某同学对下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g |
0.18 |
0.16 |
0.14 |
0.11 |
|
硝酸钾的溶解度/g |
13.3 |
31.6 |
61.9 |
110 |
|
氯化钠的溶解度/g |
35.7 |
36 |
36.6 |
37.2 |
A.升温可将20℃时不饱和的Ca(OH)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60℃,饱和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52.4%
C.温度变化对NaCl的溶解度影响较小
D.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