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现有反应:CO(g)+ H2O(g)CO2(g)+ H2(g) ;△H<0,在850℃时,平衡常数K=1。
(1)若升高温度到950℃时,达到平衡时K_____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50℃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 1.0 mol CO、3.0molH2O、1.0mol CO2 和 x molH2,则:
①当x=5.0时,上述平衡向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②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已知2A2(g)+B2(g)2C3(g) △H=" -a" kJ•mol-1(a>0),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2molA2和1molB2,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C3的浓度为w mol/L,放出热量b kJ;
(1)比较a __________b( 填>、=、<);
(2)若将反应温度升高到700℃,反应的平衡常数将____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
(3)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V(C3)=2V(B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A2)=2V正(B2)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C3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B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大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____________L。
(2)已知:
2SO2(g)+O2(g)⇌2SO3(g)△H=-196.6kJ•mol-1
2NO(g)+O2(g)⇌2NO2(g)△H=-113.0kJ•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H="_______" kJ•mol-1
(3)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 SO3的同时生成1mol NO2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_______。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H_____(填“>”或“<”),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______。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1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1中所示反应是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H=________(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
(2)下列4个反应中,符合示意图描述的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a.盐酸与NaOH反应
b.Na与H2O反应生成H2
c.铝热反应
d.灼热的碳与CO2反应
辉铜矿(Cu2S)可发生反应2Cu2S+2H2SO4+5O2=4CuSO4+2H2O,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当1 mol O2发生反应时,还原剂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其中被S 元素还原的O2的物质的的量为__________mol 。
有一包固体粉末,其中可以含有NaCl、Ba(NO3)2、Cu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溶液呈无色:
②向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另取①中过滤后的溶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原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以上各物质均写化学式)
(2)写出下列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