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检验SO42-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先加入稀硝酸,没有产生沉淀,然后再加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存在 |
B.先加入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O42-存在 |
C.先加入稀盐酸,没有产生沉淀,然后再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存在 |
D.先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O42-存在 |
下列溶液配制实验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A.在容量瓶中先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 |
B.用浓盐酸配制(体积比1:1)的稀盐酸(约6mol.L-1)通常需要用容量瓶等仪器 |
C.配制NH4Fe(SO4)2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H2SO4以防水解 |
D.用PH=1的盐酸配制100mL,PH=2的盐酸所需全部玻璃仪器有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
下列关于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装滴定液时不应先用滴定液润洗 |
B.锥形瓶用作反应容器时一定不能加热 |
C.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可以高于蒸馏瓶支管口 |
D.振荡分液漏斗时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 |
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目的 |
分离方法 |
原理 |
A |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
乙醇萃取 |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
B |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
分液 |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
C |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
重结晶 |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
D |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
蒸馏 |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D.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1将海带灼烧成灰 |
B.2过滤得含I-溶液 |
C.3放出碘的苯溶液 |
D.4分离碘并回收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