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3。
材料二: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图4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材料三:图5是20世纪末江苏省小城镇分布示意图。
(1)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 ;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 。
(2)江苏省小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____ 。
(3)江苏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有______________ 。
(4)在江苏省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图11),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描述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
(3)图中R区域的二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现象,请予以说明。
读“某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空格中所代表的岩石类型:
A;B;C。
(2)图中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类型是:
①;③;④;
(3)由图可知,裸露的岩石是外力作用的物质基础,先后经过作用和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又成为作用的对象,最后在低洼地区经过作用而固结成岩。
(4)用图中数码填出下列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
A.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 |
B.大理岩的形成; |
C.含煤的岩层的形成; |
D.海底火山喷发。 |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B两地均处在30°N。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占全球(2分)( )
A.一半多 B.少于一半
C.恰好一半 D.没有任何地方
(3)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这天,赤道上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北极圈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4分)
(5)有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最短路线是(2分)( )
A.一直向正东飞
B.一直向正西飞
C.先向正北飞,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飞
D.先向正南飞,过南极点后再向正北飞
(6)若飞机沿最短路线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地飞往B地,飞行了___小时(取整数)。(2分)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积约5000多平方千米,其经济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将建成能源基地、国家一流的石油化工、盐化工基地和农业、渔业等为主的综合农业生产基地。描述图中3500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速度有所减缓。根据黄河流域发展状况,说明其原因。
结合黄河三角洲的自然环境特征,说明确立材料二所述“三个基地”的依据。
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下图中图甲是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图乙是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简述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图乙所示的生产流程中,字母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
试分析此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
图示地区还可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