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表,回答问题。
人口超过1亿的前十位国家人口数预测

2006年
2050年
国家
人口数(百万)
国家
人口数(百万)
中国
1314
印度
1628
印度
1122
中国
1437
美国
299
美国
420
印度尼西亚
225
尼日利亚
299
巴西
187
巴基斯坦
295
巴基斯坦
166
印度尼西亚
285
孟加拉国
147
巴西
260
俄罗斯
142
孟加拉国
231
尼日利亚
135
刚果(民)
183
日本
128
埃塞俄比亚
145


由表可知,2006年人口超过1亿的前十位国家中,到2050年人口数排位提升的        个国家,主要分布于                       地区,其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2050年将新增的两个人口大国在       洲,人口的增长对这两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的影响是                                                         
2006年的人口大国在2050年排位将跌出前10名的两个国家是                                 。其排位跌出前10名的主要原因是                                                                    
试根据人口金字塔图分析,我国2005年至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2050年我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左图为我国东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陆面蒸发量图,右上图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料绘制的甲地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气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关系示意图,右下表为该小组对乙地某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平衡的百分比变化统计情况。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年陆面蒸发量数值范围为。根据右上图描述甲地1960年到1990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
(2)我国东部地区年陆面蒸发量南方比北方,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有哪几方面?
(3)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绘制的地下水位曲线图,右上图中曲线的一处出现错误,请指出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4)分析乙地某城市蒸发量变化的原因。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示意的水循环类型为。根据图中②、③两处的地貌类型,任选一处指出其地貌类型名称,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2) 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这一现象将对当地河流的水文状况产生怎样的影响,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体现出地理环境的什么基本特征。
(3)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请写出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并说明原因。
(4) 若图中丙、丁两地是地震高发区,根据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特点,分别写出⑤、⑥两地极易诱发的自然灾害。

甲图为12月22日南半球某地旗杆影子轨迹示意图。a、b、c、d表示不同时刻的影长。b、d影长为一天中的最大值;a与b、a与d两线间的夹角都是112°30′;a与c之间的夹角为45°;虚曲线为杆影端点的轨迹;该旗帜一年四季总是随风飘向东南。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的影子方向为方,c处地方时为时。
(2)b为该地 _________(晨或昏)线通过时的杆影,该日当地日出时间为 _______ (地方)时。
(3)指出当地盛行风向所受的作用力,并在下图中绘出盛行风向。
作用力:

(4)乙图是12月22日旗杆影长和该日太阳高度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曲线表示的是一日内太阳高度的变化,②曲线表示的是一日内杆影长度的变化
B.④点的杆影特别长
C.③点的杆影方向指向东北
D.正午太阳高度小于83.5°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 五一期间,英才学校组织师生进行攀登玉峰活动,欲从A点沿游览步道到达D点,请你从甲、乙两条线路中任选其中一条,说明其主要利弊。
(2)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计划在图示区域开发竹排漂流揽胜项目。设计有两套方案,一套是AC段,一套是AB段。如果你来选择,该选择那套方案,并说明选择理由。
(3)有关部门计划建设一条从丙地沿直线到达D处的登山索道,并在丙地附近兴建旅游度假村。请计算索道线路的水平直线距离,并说明丙地兴建旅游度假村的有利地形条件。

缅甸西南临印度洋,东北靠中国,在中部地带种植小麦、棉花,南部及三角洲地区种植水稻和黄麻。图A为缅甸部分区域示意图,图B为图A中①②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说出②地的河流地貌类型,并分析成因。
(2)简述缅甸①②两地农业发展差异的原因。
(3)试分析影响图中输油管线建设的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