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两图(图4: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图5:我国某地七月等温线分布图),分析回答8~10题。图4中甲地的地形区名称和典型的植被类型是
A.黄土高原;温带落叶阔叶林 |
B.云贵高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C.内蒙古高原;温带草原 |
D.四川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分析图中①、②、③地气温最高地点并说明原因是
A.②;大气环流 | B.②;地形 |
C.③;纬度 | D.③;海陆位置 |
影响图中①与③之间等温线分布走向的原因是
A.夏季风 | B.海陆位置 |
C.经度 | D.地形 |
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从图中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越少,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
B.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
C.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
D.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 |
近年来,图中某区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快的现象,“南扩”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 |
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 |
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
D.气温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 |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甲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
A.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
B.开采石油导致土壤污染 |
C.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 |
D.尼罗河水被过度引灌,水源不足 |
湿地被破坏后,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
A.甲和丙 | B.乙和丁 |
C.甲和丁 | D.乙和丙 |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根据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阶段丙国国内对该产品需求少而全部供出口 |
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 |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会出现减少趋势 |
D.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人口数量的差异 |
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由丙国—乙国—甲国 |
B.该产业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
C.该产业转移反映了丙国经济衰退 |
D.该产业的转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转移 |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关于图示区域地形地势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平原、丘陵为主 |
B.中部低,北部、东部、南部高 |
C.地表崎岖,地势起伏较大 |
D.远看为山,近看山河相间 |
影响图示区域农业生产的最大问题是 ( )
A.春季的干旱与风沙 | B.夏秋季的洪涝灾害 |
C.泥石流、滑坡灾害 | D.土壤次生盐碱化 |
跨国企业可以根据研发、生产或销售的需要,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下图为四个城市产业结构三角坐标图。甲城市从事第一、二、三产业人口比例约为()
A.50∶30∶20 | B.30∶50∶20 |
C.50∶20∶30 | D.30∶20∶50 |
图示信息表明,甲城市处于()
A.工业化阶段 |
B.计划经济阶段 |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
D.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
跨国企业营运总部的最佳选址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