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你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甲方案:用调节好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表达式是 ρ1油=      
(2)乙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好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适量的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表达式是 ρ2油=      
(3)按实验方案      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要      (选填“偏大”、“偏小”),这是因为           
(4)如图所示是按乙方案进行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下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g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m4/g
倒出适量油的质量m5/g
倒出适量油的体积V2/cm3
油的密度
ρ2/g·cm-3
34.1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张红在做早餐时发现,同样情况下,煮沸一锅牛奶与煮沸同质量的豆浆用的时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针对其中的原因,提出一个猜想,并简述验证这个猜想的办法.
(1)你的猜想是:
(2)验证猜想的办法是:
(3)验证实验步骤是:

小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两个烧瓶A、B中盛有质量、初温相等的煤油,RA与RB是阻值不同的电热丝.

(1)RA与RB采用串联的连接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控制通电时间、 相等.
(2)小华同学为比较RA与RB阻值的大小,用电压表分别测出RA与RB两端电压大小,发现UA<UB,则RA RB(填“>”、“<”或“=”).
(3)在相同时间内,可通过观察 来比较电流通过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多少;为了升温较快,实验液体选用煤油而不选用水,主要是水的比热容比煤油
(4)通过实验,发现烧瓶B中煤油吸热多,这表明: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 (填“大”或“小”),产生的热量越多.
(5)小华想改装实验装置用来“测量煤油的比热容大小”,则他应将烧瓶A中煤油换成与其 (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水,并将电热丝RA换成 的电热丝?

小婷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同时,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工作时电阻约为8Ω,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源(6V),电压表V,滑动变阻器R1(规格“10Ω,1A”),滑动变阻器R2(规格为“50Ω,0.5A”),电流表A1(量程0.6A),电流表A2(量程3A).

(1)请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且有较高的准确性,滑动变阻器应该选 (填“R1”或“R2”),电流表应该选 (填“A1”或“A2”).
(3)小婷在实验时,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交换了,其他连接正确,闭合开关后
A.电流表烧坏 B.电压表示数约6V C.小灯泡烧坏 D.小灯泡不亮
(4)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从大到小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并将电压表和电流表部分读数填在下表中,电压表读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请帮小婷将此读数填在表中

序号
1
2
3
4
5
电压表示数/V
1.0
1.5
2.0
1.5
3.0
电流表示数/A
0.14
0.21
0.26
0.36

(5)根据补充完整后的上表数据,测得小灯泡在电压为2.0V时的实际功率是 W,在正常工作状态时电阻是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如图1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①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 和质量的关系.
②实验中探究的是 (填“A”或“B”)物体的动能,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填“s”或“h”)的大小来反映的.
(2)如图2所示的电路,AB和CD均为镍铬合金线.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 ,可以比较出合金线电阻的大小,这个实验装置是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 的关系.

如图所示为初二(9)班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按提示描述这两个小球的运动,图中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为0.2m.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求出小球B在编号3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B= m/s;
(3)分别求出小球A在编号1至编号3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1= m/s;小球A在编号5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2= m/s.
(4)小球A在编号1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速度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