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你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甲方案:用调节好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表达式是 ρ1油= .
(2)乙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好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适量的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表达式是 ρ2油= .
(3)按实验方案 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要 (选填“偏大”、“偏小”),这是因为 .
(4)如图所示是按乙方案进行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下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g |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m4/g |
倒出适量油的质量m5/g |
倒出适量油的体积V2/cm3 |
油的密度 ρ2/g·cm-3 |
34.1 |
|
|
|
|
东瀛地区石油储量丰富,为了测量某油井所产石油的密度,小刚收集了该井所产石油样品进行了如下测量(常温下石油为黏稠的液态)。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好天平平衡。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2 g。然后将石油样品倒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油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g。
(2)将烧杯中的石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石油的体积为______mL。
(3)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石油的密度为______。
(4)联想到某起石油泄漏事故中石油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景,小刚发现自己测量的石油密度值偏大,你认为该实验方案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小刚的实验方案,请提出改进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是给某固体加热的过程中记录的时间和对应的温度。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6 |
-4 |
-2 |
0 |
0 |
0 |
1 |
2 |
3 |
由上表可知,该固体的熔点是_________(注明单位),它可能是__________;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____min,试在图中画出该固体熔化过程的图线。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除实验装置图中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_________仪器.
(2)该实验主要观察和比较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_________、________及水中气泡发生的变化.
(3)若在水的沸腾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沸腾现象_________停止(选填“会”或“不会”),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沸腾后,形成的气泡从杯底上升过程中,逐渐变_________(选“大”或“小”).
如图a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时首先利用太阳光测出了凸透镜的焦距f.请你认真思考下面的四种实验设计方案,并回答问题.
甲: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 和二倍焦距2f 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及成像特点,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乙:除甲中的做法外,把蜡烛放在大于2f 的某一位置和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丙:除甲中的做法外,把点燃的蜡烛从较远处逐渐移近凸透镜,通过不断调整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及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的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丁:与丙不同的是,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它步骤相同.
(1)以上四种方案中,合理的方案有_____________(选填“甲”、“乙”、“丙”、“丁”);
(2)某小组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b所示.由图象可知,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____________像;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像距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某小组用两支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c所示位置,两支蜡烛的连线AB与过凸透镜的中线垂直,则光屏上C、D两处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用一块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________(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照相机每隔0.1s闪光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作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从D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