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小涵是一个勤于思考、喜欢钻研的同学,下课后他对课上老师演示硫酸除去铁锈的实验产生了疑问,并提出问题和同学们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硫酸中哪一种粒子(H2O、H+、SO42-)能除去铁锈?
【提出猜想】
猜想1 能除去铁锈的粒子是H2O
猜想2 能除去铁锈的粒子是
猜想3 能除去铁锈的粒子是
【设计实验】
实 验 步 骤 |
现 象 |
结 论 |
(1)取一支试管,放入生锈的铁钉,并加入2ml蒸馏水,振荡 |
铁锈没有消失 |
说明 不能除去铁锈 |
(2)取一支试管,放入生锈的铁钉,并加入2ml Na2SO4溶液,振荡 |
|
说明SO42-不能除去铁锈 |
(1)取一支试管,放入生锈的铁钉,并加入2ml稀硫酸,振荡 |
铁锈消失 |
你得出的结论是 |
【反思与评价】韬韬同学很快写出了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韬韬经过思考后认为第(1)步没有必要进行,他的理由是 。
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因其低毒、含氮量高,俗称“蛋白精”。不法分子为了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而加入三聚氰胺,导致发生婴幼儿泌尿结石病例。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三聚氰胺的制取原理:
【查阅资料】
(1)化工企业常用尿素合成法制取三聚氰胺。即以尿素[化学式CO(NH2)2]为反应物,硅胶为催化剂,在380℃至400℃的温度下,沸腾反应、冷凝得到三聚氰胺,同时产生两种无色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2)NO是无色气体,不溶于水,在空气中能迅速氧化为棕色NO2气体。
【提出问题】反应生成的两种气体是什么?
【假设猜想】根据资料及反应物判断,生成的两种气体可能是:
①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②二氧化碳和氨气(NH3)
③二氧化碳和氮气 ④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
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是(填序号),理由是。
【设计实验】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模拟制取三聚氰胺,并验证猜想。
【实验现象和分析】
(1)A装置的作用是。
(2)实验时观察到B中棉花变红,证明生成了,同时看到D中现象,说明还生成了二氧化碳。
(3)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实验结论】根据资料和实验现象分析可知,用尿素分解制取三聚氰胺的化学方程式为
。
化学兴趣小组用右图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变化是,小明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此他认为以上实验现象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依次是
。
(2)小刚认为此装置还可以验证以下实验结论,请将实验操作填入下表:
实验结论 |
实验操作 |
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
②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
(3)小红用此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来验证分子的运动。
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用无色酚酞试液润湿的试纸缠绕在小试管外壁,带孔的小试管中放入氢氧化钠固体,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试纸很快变红色,请用初中化学知识分析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
下列是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实验装置。
(1)写出带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用KMnO4固体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装置(填字母),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3)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但无其它明显现象。若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以下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 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无色酚酞
② 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足量稀盐酸
③ 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足量石灰水
(4)用C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试用最简便的方法确定气体的成分。
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提纯NaCl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下图中的(填序号)。
(2)若得到NaCl的产率比实际值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蒸发时,看到晶体析出,立即停止加热
D.溶解11 g含有泥沙的NaCl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3)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氯化钠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50 g,不需要的仪器为(填序号)。
A.量筒B.天平 C.烧杯 D.漏斗E.蒸发皿 F.玻璃棒G.酒精灯
【实验二】溶解和结晶KNO3
请根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水的密度以1 g/mL计):
实验操作 |
实验结果 |
取20 mL水,加入5 g KNO3,搅拌,恢复至20℃ |
全部溶解,得溶液① |
再加X g KNO3,搅拌 |
恰好饱和,得溶液② |
再加5 g KNO3,搅拌 |
得溶液 ③ |
加热 |
全部溶解,得溶液④ |
冷却至20℃ |
晶体析出,母液⑤ |
(4)③中溶液的质量为;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数字序号);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填序号)。
(5)析出晶体的质量为(填序号)。
A.5 gB.X+5 gC.X+10 g
碱石灰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
[资料]
①碱石灰是氧化钙、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易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②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提出问题]
对实验室中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探究。
[进行猜想]
久置碱石灰样品中可能含有CaO、NaOH、Ca(OH)2、Na2CO3、CaCO3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上述五种物质中,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品中可能含有Ca(OH)2、Na2CO3的原因是(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
[实验过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
(2)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样品中加水后容器壁发热,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CaO |
B.样品加足量水后仍有固体,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 |
C.溶液A加入CaCl2溶液后产生固体,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 |
D.溶液C加入酚酞变红,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NaOH |
(3)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的操作中,判断加入试剂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溶液C中所含阴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该久置碱石灰样品中肯定含有的成分是(填化学式),其它成分尚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