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测得摆线长为89.2 cm,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做30次全振动的时间。
(1)该单摆的摆长为 cm。
(2)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A.记录摆长时误将摆球的直径作为半径 |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
C.摆线上端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为30次 |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m/s2。
虚线方框内是由电阻、电源组成的线性网络电路,若将方框内的电路等效成电动势为、内阻为
的电源。为了研究它的输出特性,将电流表、电阻箱按图甲所示的方式连接在它的输出端A、B之间。电键S闭合后,实验中记录的几组电流表示数I、电阻箱阻值R,并在坐标纸中将其描绘出来。
(1)根据描绘出的坐标点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画出R-图线。
(2)从图线上求出等效电源的电动势=__________V。
(3)若改用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阻箱测量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请在丙图中将电路图补充完整。
(4)若采用第三问设计方案,根据实验数据绘出-
图象是一条直线,斜率为k,在
坐标轴上的截距为b,则等效电源的电动势
=___,内电阻
=____。(用k、b表示)
(1) (7分)在用重锤下落来验证机械能守恒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是起始点,A、B、C、D、E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5个点,打点频率为f="50" Hz.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D、E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 cm)
①这五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_______(填A、B、C、D或E)点读数。
②该同学用重锤在OC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OC距离用h来表示,他用vc=计算与C点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得到动能的增加量,这种做法_________(填对或不对)。正确计算公式vc=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③如O点到某计数点距离用h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该点对应重锤的瞬时速度为v,则实验中要验证的等式为_________。
(2)在《测定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某同学所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1 |
2 |
3 |
4 |
5 |
6 |
|
U/V |
1.42 |
1.36 |
1.08 |
1.21 |
1.14 |
1.07 |
I/A |
0.04 |
0.08 |
0.12 |
0.16 |
0.20 |
0.24 |
①实验误差分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该实验的系统误差主要_________引起的,由于系统误差本实验电动势的测量值E测______真实值E真(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用画U-I图线求电动势和内阻的优点在于可以尽量减小实验的_________误差。
②在如图给出的U-I坐标系中用已知的数据画出U-I图线(横、纵坐标的起点已经规定好),从图象中可以发现该同学记录的第___________组数据有错误。
③求得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Ω。(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1)用多用表的欧姆档测量阻值约为几十kΩ的电阻Rx,以下给出的是可能的操作步骤:
a.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档调零旋钮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档的零刻度,断开两表笔。
b.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的两端,读出Rx的阻值后,断开两表笔。
c.旋转选择开关,对准欧姆档“×lk”的位置。
d.旋转选择开关,对准欧姆档“×100”的位置。
e.旋转选择开关,对准“OFF”档,并拔出两表笔。
①请把认为正确的步骤按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填字母)。
②根据如图所示指针位置,此被测电阻的阻值为Ω。
(2)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合外力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小车所受到的拉力F为0.20N,小车的质量为200g。
①实验前,木板左端被垫起一些,使小车在不受拉力作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为了平衡摩擦力
B.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细绳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以用质量较小的砝码就可拉动小车,以满足砝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要求
②如图所示,同学甲选取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做分析。小车刚开始运动时对应在纸带上的点记为起始点0,在点迹清楚段依次选取七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测量起始点0至各计数点的距离,计算计数点对应小车的瞬时速度、计数点与O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起始点0到计数点过程中细绳对小车做的功。其中计数点D的三项数据没有计算,请完成计算并把结果填入表格中。
③以W为纵坐标、以△v2为横坐标在方格纸中作出W—△v2图象。B、C、E、F四点已经在图中描出,请在图中描出D点,并根据描点画出图象。
④根据图象分析得到的结论。
⑤同学乙提出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来验证动能定理。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小车在恒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纸带,测量数据已用字母表示:r在图中。小车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利用这些数据可以验证动能定理。
请你判断这种想法是否可行?如果不行,说明理由。如果可行,写出必要的分析与推理。
(1)如图所示.,某同学为了测量截面为正三角形的三棱镜玻璃折射率,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左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棱镜的右侧观察到Pl和P2的像。当Pl的像恰好被P2的像挡住时,插上大头针P3和P4,使P3挡住Pl、P2的像,P4挡住P3和Pl、P2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三棱镜轮廓(实线)如图所示。
①在答题卡的图上画出对应的光路;
②为测出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若以AB作为分界面,需要测量的量是和_ ___,并在图上用符号标出,则该三棱镜玻璃折射率的计算公式是n="" ;
③若在测量过程中,放置三棱镜的位置发生了微小的平移(移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底边仍重合),仍以AB作为分界面,三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测量值____其真实值(填“大于”、“小于”、“等于”)。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某蓄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由于蓄电池的内阻很小,因此在电路中接入一个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R的阻值,读出电压表相应的示数U,得到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R/![]() |
40.00 |
20.00 |
12.00 |
8.00 |
6.00 |
5.00 |
U/V |
1.89 |
1.78 |
1.66 |
1.57 |
1.43 |
1.35 |
①为了准确地得出实验结论,该小组的同学准备用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图象的纵坐标表示电压表读数U,则图象的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应该是;
②计算出与该组数据对应的物理量并填在答题卡的表格中;
③请在图2所给的坐标纸中作图(要求在答题卡上答图2中作出图象),利用图象得到E="" V,r="" 。
(1)如图所示,一束入射光AO从某种介质以入射角射人空气,以
点为圆心,
为半径画圆
与折射光线OB交于M点,过M点向两介质的交界面作垂线与入射光线AO的延长线交于N点,以O点为圆心,ON为半径画另一个圆
,测得该圆的半径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定项选择)
A. 该介质的折射率为.
B.若光由介质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则临界角为
C. 若过圆与界面的交点D作界面的垂线交圆
于P点,则OP与法线所夹的锐角等于全反射的临界角
D.若入射光的强度保持不变,逐渐增大入射角,则折射光的强度将逐渐增加
(2)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定值电阻Rx的阻值。所用的器材有:
待测电阻,阻值约为50
电流表,内阻
约为20
,量程50mA
电流表,内阻r2约为4
,量程300mA
电阻箱,0~999.9
滑动变阻器,0~20
电源E,电动势3V,内阻很小
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
、导线若干
请回答下列问题:
(a)在图乙所示的实物图上画出连线,
(b)闭合,将
掷于1,调节
,
到适当位置,记下两表的读数
、
和电阻箱的阻值
。为使两表的示数均超过量程的一半,
可取________(填序号).
A. 0.5Ω B. 5.0Ω C.50.0Ω
(c)闭合,将
掷于
,调节
、
到适当位置,记下两表的读数
、
和电阻箱的阻值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待测电阻的测量值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