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罢市”,是指城市工商业者采取集体行动,非正常地终止商业交易活动。据
《大清会典》,雍正二年“议准地方如有借事聚众、罢市、罢考、欧官等事”,都要严惩,否
则有关官吏并以“溺职例革职”,严禁地方民众借“罢市”等方式对朝廷任免贬黜施加压力,
否则“加倍治罪”。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罢市”是古代民众表达利益诉求的方式之一 |
| B.严禁、严惩成为历朝统治者治理“罢市”的手段 |
| C.这从侧面表明市民阶层的逐步形成和崛起 |
| D.传统社会的政府管理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 |
“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为了避免“危机”,美国( )
| A.占领德国 | B.建立北约 |
| C.实施马歇尔计划 | D.提出杜鲁门主义 |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丝毫不排斥广泛的地方自治,只要‘公社’和省自愿坚持国家的统一”。这可能为我国下列哪一制度的理论提供参考和可借鉴之处( )
| A.“一国两制”构想 |
|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 D.革命委员会 |
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争取和平为目标,尽可能地联合—切希望保持和平的国家,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这—政策( )
| A.率先为印度和越南所接受 |
| B.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
|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地位 |
| D.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
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政协“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导致政协职能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 |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 D.中共“八大”召开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到:在那动乱的一九一七年的四月,吓得昏头昏脑的小市民,早上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提心吊胆地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今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正确的回答是: ( )
| A.罗曼诺夫王朝 |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 C.工兵代表苏维埃 | D.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