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政协“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导致政协职能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 |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 D.中共“八大”召开 |
“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二月九日,主席林森。”这是近代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它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
B.其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
C.它宣告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
D.它宣告中国正式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下面两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
A.1921年和1924年 | B.1927年和1928年 |
C.1924年和1927年 | D.1928年和1937年 |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质问:“今日本行之,亦勃然兴起,而犹谓议院不可行哉?而犹谓中国尚不可亟行哉?”下列对郑观应这一观点论述错误的是( )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突破了“器物”变革的限制 |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
D.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
读下图,下列关于这幅书法作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作品的作者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
②该作品书体特点是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③作品中的书体广泛通行于汉魏时代
④该作品说明书法艺术长期有多种书体共存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它主要着眼于儒家思想( )
A.强调“礼”的一面 | B.有“君轻民贵”的一面 |
C.主张“经世致用” | D.提倡“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