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下列关于这幅书法作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作品的作者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
②该作品书体特点是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③作品中的书体广泛通行于汉魏时代
④该作品说明书法艺术长期有多种书体共存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学者认为:“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后者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下列表述不符合这“两个方向”的是()

A.建立欧洲共同体 B.实行国家干预经济
C.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D.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阶级成分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B.农业合作化基本实现
C.人民公社普遍建立D.“包产到户”广泛实施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认为清代学术思潮是“以复古为解放”。下列可以佐证该观点的是()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 B.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
C.袁世凯倡导“尊孔复古” D.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下列与材料中的“它”最相关的是()

A.早期殖民扩张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