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者余英时在评述民国时期某一运动时说:“中国人(至少是知识分子)逐渐
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即以为中国文化传统是现代化的主要障碍;现代化即是西化,
而必须以彻底摧毁中国文化传统为其前提。”这段材料所反映的运动,其特点不包括
| A.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作用突出 |
| B.把中国近代反儒学运动发展到新阶段 |
| C.其现代化旗帜即“民主”与“科学” |
| D.对西方文化有了彻底而全面的认识 |
“经过20年社会、政治的剧变,一种新的政治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直到1980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发挥力量。”“新的政治浪潮”主要包括
①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②推行私有化
③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④增加政府的公共开支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的不是那艘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艘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下列与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关注社会福利有关的事件是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罗斯福新政 ③二战后西欧各国的社会改革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 | 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
| 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
图1、2、3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图1图2图3
| A.生产严重过剩 |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
|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成员们搜集了“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卢米埃尔兄弟与电影”、“美孚石油公司的兴起”、“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等素材。综合上述素材分析,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最可能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B.美国经济的崛起 |
| C.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