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师,注意到一个特别的学生,久而久之,竟深受感动,写成了下面这篇文章:《让孩子自己走》。
我发现全班45名学生,只有一个孩子没人接,他每天放学总是一个人独自离队回家。看着他小小的身影在人流中穿梭,我会多注视一会儿。后来我了解到他父母都是下岗工人,为了生活,他们要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做贩卖蔬菜的生意,没有时间来接他,就教他遵守交通规则,走路靠右走,过马路要等绿灯才能走,每天按时回家,不能在路上贪玩。而孩子也很听父母的话,总是小心地走路,安全地按时回家。每逢雨雪天气,别的孩子都有人接,或背着走,或乘公交车,或“打的”,只有这个没人接的孩子依然自己撑一把小雨伞走回家。
有一次,我们班里举行野营活动,许多孩子带的是家长准备好的成品半成品食物,有的则是从超市里购买的现成食品,唯独那个下岗夫妇家的孩子带的是蔬菜和大米,自己动手做饭,而那个孩子做出来的饭令许多孩子还有我啧啧称赞。
看着孩子做饭时麻利的动作,我看到生活教会了他许多,不仅仅是做饭,还有自立、坚强、刚毅……这些正是当代孩子所缺少的。
如果爱孩子,就让孩子自己走,给他指出一条正确的路,告诉他要遵守规则,懂得哪些需要避让,哪里需要暂停,然后让他朝自己想去的方向走。做父母的只要用关怀的目光注视着就行了。
(1)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部分孩子的依赖?请写出来。
(2)这个孩子是怎样学会自立、坚强、刚毅的?
(3)今后你打算怎样“走”?
把温州建设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是温州市“十二五”发展的战略目标。
材料一:
材料二:如今温州人民生活富裕了,经济改观了,但我们的母亲河——温瑞塘河也发生了质的变化:附近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得河道已经完全没有了以前的容颜,人们再也看不到清澈见底的河水了。
材料三:虽然温州是江南水乡,但水危机日益凸显。2011年我市平均降水量1454.4毫米,比2010年偏少38.0%。但温州工业平均万元产值用水量为83.84m3,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40%,也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图6、图7的变化图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谈谈温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3)为宣传“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某校九(1)班学生拟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个方面分三个专题小组进行社会调查。请你选取其中一个方面为他们设计两个问卷调查的题目(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哪位同学不具有自立的意识和能力?你作出该判断的依据何在?
(2)如果这位同学不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什么不利?
(3)这位同学要走向自立,在今后应该怎样做?
【民族精神,你我传承】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中国一路高歌的10年,也是中国迎难而上的10年。非典爆发,人民生命安全遭遇重大危机。一次次特大自然灾害,撕裂山河,撕扯人心。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突然袭来,经济下滑,企业困难,失业增加。……愈挫愈勇,愈难愈进。万众一心顽强拼搏,我们战胜了一次次自然灾害,办成了一系列难事大事喜事。我们不仅收获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也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我们应怎样做?
(2)我们战胜了一次次自然灾害,办成了一系列难事大事喜事的精神力量之源是什么?
如何认识其内涵?它始终具有怎样的作用?(3分)
(3)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什么?
(4)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
【维护民族团结 共谋发展新篇】
材料一:2010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题为《共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的新年贺词。他指出:我们将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同广大香港同胞、澳门同胞携手努力,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我们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加强两岸更好造福两岸同胞。
材料二:2011年2月22日,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不能会得首次例会在台湾举行。会议就经合会工作小组设置、启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后续协议磋商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取得多项共识。这不仅在两岸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进程中树立了一座里程碑也在2011年为两岸交流迎来了一个“开门红”。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应坚持的原则和遵循的方针分别是什么:
(2)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我们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6分
一位客人来到餐饮店,要了一杯热奶和一杯柠檬汁,可是当他往热奶中加柠檬汁
准备饮用时,发现牛奶结了块,于是大发雷霆,责备服务员:怎么是变质的牛奶?服务员很
有礼貌的将“变质”的牛奶端走,微笑着送上一杯新奶。她对客人说:热奶和柠檬汁会其反
应,你还是分开喝。客人听后很羞愧,连声道歉。
(1)服务员的微笑给我们什么启示?
(2)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与人友好交往的必备素养有哪些?
(3)作为中学生,要想真正做到与人友好交往,除了具备必备素养外我们还需要做到哪些要求?(6分)